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低空經濟(葉成輝博士)

By on May 24, 2024

本文作者葉成輝為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行政總裁,為EJ Tech撰寫專欄。

我最近接受電視台訪問,分享對於香港低空經濟科技發展的看法。「低空經濟」於去年首次寫入國家工作報告,深圳今年更率先推出全國首項有關低空經濟的法規 ——《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從技術創新、安全管理等作出指引,讓產業參與者有例所依、有法所循,有效促進低空經濟發展。

葉成輝博士最近接受電視台訪問,分享對於香港低空經濟科技發展的看法。(信報資料圖片)

低空經濟是指一般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根據實際需要延伸至不超過3000米的低空空域範圍内,以民用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內地近年推動低空經濟發展,在一些領域已形成優勢。其中,無人機在不同方面的廣泛應用為內地城市開闢了發展潛能和經濟機會。

內地近期積極發展電動垂直起降技術飛行器,或稱eVTOL(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即所謂的「空中的士」,以作類似直升機服務的試飛活動。在創新科技的層面上,香港具備良好的eVTOL技術基礎,例如機械人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及互連技術,而本地大學也有進行這方面的研發工作。

應科院正研發「通感一體化」技術(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以準6G和6G高速數據傳輸,對低空經濟未來的發展發揮重要作用,「通感一體化」技術通過集成通訊基站、衛星通訊等核心基礎設施,將感知能力原生融入通訊系統,構建高效協同的網絡系統。當低空經濟發展成熟及更為普及時,眾多「無人機」會擠在一起,因此需要確保它們在同一物理空間和頻譜資源內互相協調運作,繼而能夠有秩序地在空中飛行,避免發生碰撞和意外。倘若沒有此技術的支援,低空經濟的規模也難以壯大。

深圳的低空經濟生態圈的規模目前已經高達1000億元人民幣。(法新社資料圖片)

深圳的低空經濟生態圈的規模目前已經高達1000億元人民幣。而香港其實是一個非常好去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的場景,因為我們高樓大廈林立,如果在香港能夠成功發展低空經濟,所積累的經驗,日後都能在任何一個國際大都市應用。起步點可能是由無人機物流配送開始,當然往後能否做到「空中的士」將會是一條漫長的路。香港沿海的土地特別多,對於低空經濟的需求其實很大。

應科院早在2017年開始研發車聯網技術(C-V2X)以及進行道路測試,正是利用「通感一體化」的聯網技術,這項技術若應用在3D場景及高度1000米範圍的低空經濟,後面進行產業化,會對香港經濟帶來莫大裨益。

要發展低空經濟,政府的政策支持自然是關鍵。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發布了《廣東省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希望未來特區政府亦可以加強推動,設立低空航道與區域的試點,以不同頻譜、不同區域先以無人飛機來做測試,當達到安全水平下可以展開試行。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在大家期待自動駕駛車輛落地時,創科界已經在討論如何隨着低軌衛星與通訊聯網技術的進步,落實未來發展低空經濟。香港如今的定位是國際創科中心,我們也會努力推動科技在不同範疇落地應用和產業化發展,從而成為真正的科技中心。期待!

更多葉成輝博士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