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碳緣政治 (廖錦興博士)

By on October 5, 2023

本文作者廖錦興博士,為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自1992年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來,公約致力保護環境。從1997年氣候峰會的《京都議定書》至去年的埃及峰會,期間達成過不少宣言及協議,但落實執行的不多。筆者在本欄曾分享過氣候變化的危機、各國採取的環保政策、科研成果促進減排、碳足跡/碳交易、循環經濟的機遇等,這些都是圍繞着計劃、部署、行動,能否真正應對氣候變化,仍要全球齊心協力。

「氣候變化」這議題存在兩極現象。一方面議題正面,屬大勢所趨,歐美人民普遍認同。另方面減排直接影響經濟發展,投資高、回報慢,經濟下滑及政治因素,亦使減排成為不太受歡迎的選擇,若遇到戰爭更不用說了。以英國為例,算是對抗氣候變化的先鋒,上周首相辛偉誠卻宣布推遲政府一些關鍵綠色政策,避免為實現減排目標而陷入經濟困境,強調「減排應該以務實為主,而非讓人民破產來拯救地球」。

以往西方國家慣用協商式政治,現在經濟發展東升西降的趨勢及地緣政治先行,爭端和角力成為主導。俄烏戰爭沒完沒了、全球經濟下滑、台海緊張的陰霾下,就連最後一根稻草「氣候變化」都頂不住,取而代之的是「碳緣政治」抬頭。

尚未能達到超高減排標準的國家,可能面臨跨國貿易限制甚至制裁,並支付高昂的碳關稅或碳權。(法新社資料圖片)

「碳緣政治」的概念,首先出現在《經濟導刊》(Economic Herald)的2022年4月版,它描述了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體系中,國家之間引領與被引領、攫取或維護利益的行為和博弈,是影響全球資源重新配置和利益重新分配的重要槓桿。文章將世界各國分為三大類別:第一類是以清潔能源消費為主的發達國家,包括歐洲、美國、加拿大、日本等;第二類是發展中國家的能源消費國,其能源消費中煤炭仍佔很高比例,包括中國和印度等;第三類是依賴石化能源出口的資源國,以俄羅斯、沙特等中東國家為代表。

那些採用清潔能源國家擁科技、財富和權威,制定極高的減排標準,要求其他國家跟隨。那些人口眾多又尚未能達到相關超高減排標準的國家,則更關心生存權利而非環保意識,他們可能面臨跨國貿易限制甚至制裁,也需要付高昂的碳關稅或碳權。若未來清潔能源應用大增,覆蓋全球,那些以依賴石油能源出口的富有國家便淪為過街老鼠的窮小子。

那些採用清潔能源國家擁科技、財富和權威,制定極高的減排標準,要求其他國家跟隨。(法新社資料圖片)

筆者相信清潔能源將會是人類的未來,但要擺脫碳緣政治,就只能與時間和發展清潔能源的科研競賽,這亦意味着煤炭等高碳能源產業逐漸萎縮,代之而起的新能源產業,例如光伏、風能、氫能、地熱能、生物質能、核能等產業,以及新能源汽車、新材料。

更多廖錦興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