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樹木說話(鄧淑明博士)
筆者常說智慧城市始於智慧規劃,但智慧規劃的前提是充裕、有系統並更新及時的數據。這不單對城市管理而言,對於樹木管理也很重要。
香港目前管理樹木的工作主要由8個政府部門負責,樹木數目介乎140萬至170萬棵不等,當中100萬棵在高人流車流地點。數量如此龐大,管理卻有待完善。問題之一是人力和工具等資源不均。據立法會秘書處的研究,以上8個負責部門的人手水平大相逕庭──每名建築署相關人員平均護養3萬多棵樹,是8個核心部門平均數(不足3000棵)的10倍以上。工具及器材也如是,好像探測樹幹腐爛和樹洞的微鑽阻力測試器,各部門庫存的差異也極大。
更大的問題是對數據處理的分歧。早於2001年,當時管理約60萬棵樹木的康文署已經建立全港首個「樹木資料庫」,統計樹木的數量及分布,隨後各地區人員更會分階段普查,記錄樹木的品種、高度、胸徑、種植地點及生長環境等。再輔以地理資訊系統(GIS),例如可按樹冠闊度,自動運算出樹冠覆蓋的綠化面積。
管理逾10萬棵樹的香港房屋委員會,也於2016年建立全港首個結合GIS、全球定位系統(GPS)、無線射頻識別(RFID)、流動資訊科技等不同技術的樹木資訊系統,以便承辦商在評估樹木風險或樹藝師在修復樹木時使用。
這些分散的樹木資料,政府理應將之整合,成為一個涵蓋全港的數據庫,使資源更有效地運用。
事實上,政府設有「樹木登記冊」。據立法會秘書處2015年的資料,「(樹木登記冊)是一個資料庫,記錄政府及私人土地上的樹木的位置、品種、狀況、價值和風險。」可是它除了使用長久為人詬病的私營企業地圖,而非地政總署專業地圖外,更是資料不全。例如搜尋「台灣相思」,全港只列出107棵,比過去10個月被颱風摧毁的421棵還要少。
政府何不在這個「樹木登記冊」之上,加入其他部門和公私營機構徵集到的資料,同時將缺失的部分補足並定期更新,然後以GIS等先進科技統籌管理和規劃長遠策略?
樹木關乎民生,綠樹成蔭可為城市降溫和改善空氣質素,塌樹則危害市民生命和財產,因此應該訂立績效指標(KPI),包括保養樹木的成效和樹木質量的變化等,並且以圖像化的儀錶板呈現,讓樹木說話,告訴市民它的盛衰,方便大眾監察。如此一來,我們才有基礎談智慧規劃。
(編者按:鄧淑明博士最新著作《你未來就緒嗎?》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