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NIST夥谷歌拓新納米晶片 開放學術研發 共享設計數據

By on September 15, 2022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全球近年一直鬧晶片荒,既打亂科技產品供應鏈,亦對創新構成障礙。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NIST)與谷歌(Google)達成研發協議,共同開發及生產新納米技術和半導體設備晶片。產品以8吋(200毫米)晶圓為主,將由半導體美企SkyWater Technology位於明尼蘇達州的廠房生產,谷歌會支付投產的初始費用,並補貼首次生產運行。

NIST谷歌合作開發納米晶片,由SkyWater Technology的明尼蘇達州廠房生產。(SkyWater Technology網上圖片)

按用途涉獵40種產品

根據協議,NIST將與當地大學研究夥伴,包括密歇根大學、馬里蘭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布朗大學及卡內基梅隆大學等,按照不同用途設計多達40種晶片。晶片設計屬於開放授權,容許學術和小型企業研究人員,自由共享數據及設備設計,旨在釋放當地初創的創新潛力。

現代的微電子設備,由恍如蛋糕一樣的組件堆疊製成,底層是半導體晶片。NIST及谷歌雙方的合作,將提供具備專門結構的底層晶片,用於量度及測試頂部組件的性能,包括新型儲存設備、納米傳感器、生物電子學,以至人工智能(AI)、量子運算所需的先進設備。

全球鬧晶片荒,打亂科技產品供應鏈。(SkyWater Technology網上圖片)

美國總統拜登上月簽署《晶片與科學法案》,向當地生產晶片和研發的企業提供527億美元(約4110.6億港元)補貼,亦包括25%投資廠房稅務優惠,估計涉額240億美元。記憶晶片製造商美光(Micron)隨即決定,在美國投資400億美元(約3120億港元)建廠,其中愛達荷州工廠周一動工,料佔全球DRAM記憶體產能四成。英特爾(Intel)月初斥資200億美元,在俄亥俄州建設半導體製造基地,佔地4平方公里,冀2025年投產

圖中這款由NIST開發的晶片,用於測量儲存設備的AI演算法性能。(NIST網上圖片)

美台企業紛設廠擴產

台積電(TSMC)早於今年6月,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建設5納米半導體工廠Fab21,預計月產兩萬片晶圓,有望2024年起投產。路透報道,台灣環球晶圓(GlobalWafers)計劃在11月斥資50億美元(約390億港元),在得州謝爾曼市興建全美最大12吋晶圓廠,每月最高產能120萬片,目標在2025年投產。

英特爾本月斥資200億美元,在俄亥俄州建設半導體製造基地。(英特爾網上圖片)

美國商務部上月曾致函晶片廠商輝達(Nvidia)及超微(AMD),要求公司未經許可下,停止向中國出口數款AI計算晶片。路透引述消息報道,拜登政府計劃在10月擴大限制AI相關晶片及生產設備出口到中國,當中涵蓋14納米以下晶片製程設備。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