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叫車App從社區出發
「Cetah」與「By The Way街坊泥鯭」都是以義載模式運作的叫車App,各自有不同的方向及經營方法。其實Uber在外國也有共乘的選擇,但礙於本港法律規限,因此暫時未能在香港落地生根。
Cetah甫推出時,雖然稱司機以義載心態接單,但乘客可選擇透過購買雞髀代幣給予貼士,因而被律師認為存在犯法風險,亦遭多家傳媒質疑是否合法。
以車程換車程
Cetah由Awesapp公司開發,老闆馮錦強表示,受輿論壓力,也為免司機提心吊膽,已改變經營模式,取消了貼士制度,乘客仍要以購買雞髀代幣的形式支付車資,但款項由Cetah保管,司機不能直接賺取金錢。
每隻雞髀代幣為8元,乘客須在App內購買足夠數目的雞髀代幣以支付車資,雞髀代幣由Cetah為司機保管,不可兌換成現金。當司機或其家人有需要 坐車時,也可以這些賺來雞髀繳付車資。馮強調這種模式合法,又指「司機無取酬,不構成喪失第三者保險問題。」不過,車程若需司機繳付隧道費或橋費,系統會 為乘客支付予司機。
馮錦強說,去年8月Uber司機被警察「放蛇」拘捕,當時便萌生開發Cetah的念頭,經營義載平台希望使司機安心接單,「Uber這類平台大家都 認同對社會是好事,只不過受過舊的法律條文規限,要保障既得利益者,又拉又鎖,(現時)覺得它不合法都是假定,訴訟仍未完結。」
抗衡Uber獨大
曾有傳媒形容Cetah為港版Uber, 但馮批評Uber對司機的待遇欠佳,例如司機需要被Uber抽佣25%,「Uber司機好慘,做足十幾小時,扣除成本,賺到的可能連500元也沒有,還要承受法律風險。」Cetah就是抗衡Uber的一個平台獨大。
義載一毫子也沒有進賬,那如何吸引司機加入Cetah?他解釋Uber其實有許多司機都是兼職工作,不是靠接單維生。據記者接觸Uber司機的經 驗,他們不少志在享受駕駛樂趣,打發多餘時間;更有司機表示由於駕駛時不能飲酒,更藉此建立起良好生活習慣,並減少不必要的娛樂開支。
Cetah不會像Uber強制司機接單,馮錦強認為「做我們的司機較開心」,但如果發現司機有心爽約,累犯3次便會禁止他再使用Cetah;而且以點對點計算車資,若司機兜路亦不會使車資增加,以保障乘客。
話雖如此,馮錦強仍期望Uber在香港有合法化的一天,「司機可以取酬,百家爭鳴,吸引司機加入,各平台競爭便令價格更實惠,使社會資源更共享。」
司機乘客變情侶
至於另一款義載平台「By The Way街坊泥鯭」,7月才正式推出手機應用程式,目前在Facebook「大埔街坊泥鯭」群組運作,街坊自發地公開出發地點及目的地,讓有需要坐順風車的乘客聯絡。
發起人呂忠義回憶道,「創辦群組7個月以來,我載過600多人,我也坐過街坊車30多次。」每位街坊司機都不收分毫,賺到的是一個新朋友,呂忠義曾經看到不少男士為女街坊做柴可夫司機,在車廂結緣而發展成為情侶。
家住大埔的他,有一次需要趕往機場,但附近交通不方便,惟有厚着臉皮截停路過的車輛,問司機可否坐順風車到可直達機場的巴士站。這次經歷讓他構思一個社區平台,建立街坊情誼,共享行程就是一個開始。
寫App其實不難,為何平台至今仍未正式面世?呂忠義說,不想純粹做一個配對的應用程式,希望平台具有社交功能,打破鄰舍間的陌生感。構想期間,他 嘗試到一個Facebook群組徵求司機,由大埔載他到觀塘,意外地得到許多迴響,「大埔街坊泥鯭」便出現了,至今有2.4萬多名成員。
他打開測試版App解釋,介面與Facebook群組相似,可以開設不同地區的群組作溝通,由用戶共同管理,連繫全香港的順風車,「你無車也可參與,可主動提出夾錢搭的士。」
訪問地點在吐露港科學園,呂忠義看着門口等候接駁巴士的人龍說,構思App可以通知用戶同一條人龍裏,有多少人目的地跟自己相同,大家可以集合夾份坐的士,節省等候接駁巴士時間。
計劃辦街坊團購
「By The Way街坊泥鯭」志不在只是行程共享,還有其他後着經營模式,呂忠義表示,平台打算建立其他社區活動,例如與商戶合作,由商戶提供屋苑接駁巴士方便街坊出入,商戶亦可趁機宣傳得益。
他亦構思街坊團購,跟商戶洽談以較便宜的價錢提供日用品,讓街坊一次過落單,商戶送貨到一個地點,集中所有訂單,不用逐家逐戶送貨,紓緩商戶物流的 問題,平台可從中分成作為收入來源,「我覺得Social Commerce(社群商務)是大趨勢,潛力會比專做共乘的App大。」
另一個考慮中的營利模式,就是平台提供API,接駁到叫的士或貨車軟件,為這些叫車App提供需求。
呂忠義不怕商業化沖淡人情味,「你得想方法令一個理念持續經營,如果不能生存,好的概念曇花一現,其實是更不負責任。Google及Facebook這些成功企業也創造許多社會及經濟價值。」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數碼轉型贏家五大策略(湛家揚博士)
數碼轉型已經不是一個選項,而是每間公司必須面對的課題。然而,失敗的項目多於成功的項目,為什麼?最近,我與來自金融服務、零售、建築、會展等行業的數碼轉型領導者們,討論了數碼轉型的關鍵成功因素。
- Posted November 7, 2024
- 0
-
揭秘鸚鵡鮮豔外表|獨有基因控制羽毛變色
鸚鵡色彩斑斕兼聰明伶俐,深受人們愛戴,但牠們如何演化為鮮艷外表,一直是不解之謎。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冼雍華與葡萄牙BIOPOLIS-CIBIO科研團隊,首次發現鸚鵡基因中控制羽毛色彩的「開關」。
- Posted November 7, 2024
- 0
-
日本木製衞星|透過SpaceX升空 探索再生材料潛力
日本京都大學與住宅建築商住友林業,最近聯手開發全球首枚木製衞星LignoSat,周二(5日)透過美國太空探索企業SpaceX送上國際太空站,之後釋放至距離地球約400公里軌道。
- Posted November 7, 2024
- 0
-
融資消息|港創投Z Label籌9000萬 產品攻Z世代
本港創投集團The Z Label昨宣布融資9000萬元,此輪融資由海闊天空創投(Beyond Ventures)領投。集團由多位具備國際視野及開荒經驗的連續創業者領導,主要聚焦健康、生活方式、娛樂及餐飲等四大領域。
- Posted November 7, 2024
- 0
-
國際遺傳工程賽|理大研抗體減胰臟癌抗藥性奪金 港多間學校揚威
2024年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iGEM)上周於法國巴黎圓滿結束,活動吸引全球400多支隊伍及逾9000名參賽者,他們需在限時內設計、構建並測試合成生物系統,最終產生209個金獎、135個銀獎及25個銅獎。
- Posted November 7, 2024
- 0
-
馬斯克發功|SpaceX據報要求台灣供應商生產線移至海外
美國首富馬斯克(Elon Musk)旗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據報要求台灣供應商將生產線轉移至越南、泰國等國家,主要是基於地緣政治考慮。
- Posted November 6, 2024
- 0
-
數據與AI的成功密碼:思維、技能與工具的融合(李沛陞)
無論是企業決策、醫療診斷還是個性化推薦,數據與AI的應用無處不在。然而,要在這個領域取得成功,僅僅依賴技術是不夠的。成功的關鍵在於思維(Mindset)、技能(skillset)與工具(toolset)的完美融合。
- Posted November 6, 2024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