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任何人都受惠Web 3.0 (林國誠)

By on April 21, 2023

本文作者林國誠,為csl.個人流動通訊業務董事總經理,為《信報》撰寫專欄「五次元」。

香港上周舉行一連串科技相關的展覽,其中「2023香港Web3嘉年華」集合了全球各地的Web 3.0愛好者,透過研討會與展覽互相交流。另一方面,特區政府更支持跨業界和非牟利機構「香港Web 3.0協會」成立,全力推動Web 3.0生態圈的發展。

Web 3.0又被稱為第三代互聯網,與過去的Web 1.0與Web 2.0的分別,就要先從Web 1.0說起。Web 1.0是指互聯網初期的網站,亦即Dot Com年代,當時內容以靜態方式呈現,主要由網站擁有者提供訊息,透過手動更改HTML編碼來更新網站內容,用戶僅能瀏覽和閱讀。

去中心化是Web 3.0的核心原則,並透過區塊鏈和分布式技術建立虛擬網路世界。(Freepik網上圖片)

Web 2.0則強調互聯網的互動性,用戶可建立和分享內容,透過各種互動方式與其他用戶進行交流,形成了一個開放且充滿活力的互聯網生態系統。典型的Web 2.0應用包括各社交網絡平台和博客,如Facebook、YouTube、WhatsApp、WeChat等,用戶既是瀏覽者又是內容創作者。

來到現在的Web 3.0,去中心化是核心原則,並透過區塊鏈和分布式技術建立虛擬網路世界,訊息和數據的傳遞不會被中心控制,具有透明度和安全性。對讀者來說,聽到Web 3.0可能只會聯想起虛擬貨幣與NFT,其實所有去中心化的應用都可歸納於Web 3.0,讀者經常接觸的元宇宙是Web 3.0衍生品之一。

所有去中心化的應用都可歸納於Web 3.0,包括虛擬貨幣、NFT及元宇宙。(Freepik網上圖片)

Web 3.0對於你和我均有密切關係,隨着區塊鏈、加密貨幣、去中心化應用等技術的不斷發展,Web 3.0正成為一個全新的經濟模式。舉個例子,去中心化金融(DeFi)利用區塊鏈技術與智能合約工具,透明度高,易追蹤之餘,交易速度亦比傳統銀行或證券公司快。

筆者預期去中心化身份識別(Decentralized Identifier;DID)將廣泛應用在Web 3.0,它是一個儲於自己數碼錢包的獨特身份識別符號,並儲存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網絡上,套用在Web 2.0即是自己的Gmail、Facebook等賬戶。DID猶如網絡上的個人身份證,有了它可暢遊各Web 3.0平台,瀏覽社交平台毋須再登入驗證,就連求職也不需要提供個人履歷,僱主透過區塊鏈即能得知。

愈來愈多低門檻的Web 3.0應用出現,正逐步改變着每個人的生活。(Freepik網上圖片)

每個世代的互聯網都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縱使Web 3.0仍在起步階段,惟已見到愈來愈多低門檻的Web 3.0應用出現,正在逐步改變着每個人的生活。

更多林國誠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