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克強籲藉大灣區拓創科商品化 單靠自己「做不完」 龐大市場可互補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大灣區專題_GBA商貿創科全接觸」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至今已三年多,香港與區內城市的融合在不同範疇皆取得進展,創科為當中重要一環。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香港擁有基礎科研優勢,但要進行產品開發、商業化,需要借助大灣區的龐大體量,兩者進行互補。他認為,不少創意在香港孕育,香港也正推動新產品在本地試產(pilot production),惟單靠自己「做不完」,要建成國際創科中心,必須結合大灣區的優勢。
黃克強解釋,「科研」與「研發」有所不同,科研為科學研究,研發則涉及產品研究和開發。香港科研強勢,本地有5間大學躋身世界前100位,全球罕有。目前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均已「插旗」,在大灣區內設立分校,相信區內科研合作已經起動。
8600萬人口先行先試具優勢
正因香港基礎研究實力雄厚,許多新想法均在香港誕生,黃克強把「想法變為產品」的過程形容為「由0至1」,這一步是香港的強項。他舉例,大疆(DJI)、商湯(00020)等都是在香港起步,把基礎科研變成可行產品,再把業務做大至大灣區甚至全中國,亦即「由1至3000」。他認為,香港的基礎科研可以彌補大灣區需求,而擁有逾8600萬人口的大灣區可以在產品開發、商品化、市場化等方面提供幫助。
近年香港強調再工業化,分別在將軍澳、元朗設先進製造業中心、微電子中心。黃克強說,現時正在推動香港再向前一步,嘗試「由1至10」的過程,即創新產品在香港的小批量生產。以微電子中心為例,儘管比不上台灣、上海等地的大型工廠,但可以容許企業在本地小批量試產。
他補充道,香港雖然可以做好小批量生產,但「做不完」,若與深圳、東莞等城市合作,可避免資源重複浪費,結合大灣區逾8600萬人口的優勢,先行先試。其中一個典型例子是醫療領域的臨床測試,本港人口有限,若研究能在大灣區進行,便可擴大規模,現時香港正與內地探討數據、生物樣本過河的問題。
冀科學園落戶公司倍數增長
近年香港大力推動創科發展,惟深圳也湧現眾多創新企業,外界關注兩地之間的競爭。黃克強直言這並非壞事,「我從來不覺得競爭是不好的事……世界上很多這樣的雙城,例如紐約和波士頓、洛杉磯和三藩市、牛津和劍橋都是兩個城市競爭合作,它們之間可能相隔四小時車程,但香港與深圳僅一河相隔,優勢很強。」
國家支持香港建成國際創科中心,黃克強提到,科學園現時聚集超過1000間公司,員工過萬人,仍遠遠不夠,科學園的目標是在2030年進駐的公司達6000家、員工逾10萬人,儘管過程很困難,「如果沒有這樣的倍數增長,(香港)不夠資格講是國際創科中心。我們也覺得,(相信)應該有這樣的可能做得到。」除了公司數量之外,科技園公司冀望未來數年幫助園區公司吸引千億美元投資。
黃克強希望,大灣區的創科生態能夠更加完善,吸引全球更多風投資金注資區內初創企業,屆時香港也能受益。他坦言,資金和好公司相輔相成,參考矽谷經驗,香港現時在這兩方面都存在不足,惟作為大灣區的一部分,未來會有很多機會。對香港而言,需要吸引更多人創業及投身科研,加上政府政策支持,「當生態圈建立起來,就會多些人來,循環要建立起來,事實上現在已經開始了。」
採訪、撰文:陳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