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Spacebox移動迷你倉 司徒漸的千萬算盤

By on August 8, 2015

原文刊於《 信報》的「人言人語

司徒漸引入美國流行的「移動儲存箱」運送及存取方式,提供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儲物服務。(黃潤根攝)

司徒漸引入美國流行的「移動儲存箱」運送及存取方式,提供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儲物服務。(黃潤根攝)

港人居住環境狹窄已非新聞,祖籍意大利的我,來港生活後也深深體會到這個問題;人住都嫌擠迫,更遑論存放雜物,部分港人會選擇租用儲物倉,但傳統貨倉缺乏彈性,很不方便;於是我靈機一觸,去年與弟弟斥資1000萬元,創辦流動儲存服務公司Spacebox,讓客人足不出戶,已解決儲物煩惱,更可隨時上網查看物品狀況。我是Spacebox創辦人之一的司徒漸(Stuart Cerne)。

我在意大利出生,童年時每當聽到有關亞洲的事情,總覺得很好奇,很想知道地球另一方的人如何生活;畢業後,我到英國倫敦做經紀,負責貨物及商品貿易,接觸到不少日韓客人,令我對亞洲更加嚮往;最終我決定帶同妻子及胞弟東來發展,於2006年落戶香港,皆因香港是國際物流樞紐,我有信心大展拳腳;結果一家人很快已適應新生活,並愛上這個城市。

免去舟車勞頓翻箱倒篋

香港什麼都好,惟獨地太少樓價高。我初時也很疑惑,港人花數百萬元買個單位,無非想有個安樂窩,但單位面積細,結果家中每個角落都堆滿衣物、雜誌和玩具,彷彿變成雜物倉,反而令人不願留在家中。

而那些雜物當中,有多少是真正的「日常用品」?像書本、玩具、行李箱、相簿和情信等東西,你可能希望保存一生一世,可是平日它們經常派用場嗎?看完一本好書捨不得丟掉是人之常情,但不代表你會不時拿起來重閱;同樣道理,現今數碼年代,照片都儲存在電腦或記憶卡內,多少人還會翻看相簿?偏偏書和相簿卻佔據了家中不少位置。

儲物倉原本不失為解決問題的方案,可是似乎不太多人願意幫襯,一來基於情感糾結,不放心將具紀念價值的私人物品「放出街」;另一原因是港人太忙又怕煩,傳統儲物倉要客人自備儲物箱,將雜物包好後,再致電儲物倉預約,自行安排運送;日後想取回物件,又要舟車勞頓一番,還得翻箱倒篋搜尋,想起都頭痛。

我時常反覆思量,是否能有個針對儲物需要的兩全其美方法,既善用居住空間,又不失靈活;幾年前,美國紐約、三藩市等地開始流行「移動儲存箱」運送及存取方式,較傳統儲存倉容易得多;我與弟弟商量後,認為將這種方式引入香港,一定大有市場,遂於去年9月開設Spacebox,提供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儲物服務。

生意每月以兩倍速度增長

簡單來說,客人只要上網登記,我們便派員將儲物箱送到府上,客人包好後,將箱內物品拍照及上網存檔,便可通知我們上門取件,送到旗下全港5個貨倉儲存;如要取箱,客人只要在應用程式按鍵,儲物箱翌日便送回其手上,以我自己為例,冬天時將潛水裝備存倉,有需要才取回,相當方便。

Spacebox成立以來,反應算是理想,生意平均每月都以兩倍速度增長,相信到年底,客人數目有望衝破一萬大關;港人喜歡將日常生活放上Facebook分享,就連搬屋也影低儲物箱上載,變相幫了我們宣傳;現時客源以年輕家庭和專業人士為主,亦有公屋戶和搬離宿舍的大學生。

儲物倉生意聽起來成本不高,但我們的投資額卻接近1000萬元,主要用於網站及應用程式開發。由於本地市場仍處於初起步階段,要做到真正有錢賺,長路依然漫漫。

客人放好物品後便可通知Spacebox派員上門取件。(Spacebox圖片)

客人放好物品後便可通知Spacebox派員上門取件。(Spacebox圖片)

spacebox 2

採訪、撰文:許鎮邦

攝影:黃潤根

更多「人言人語」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