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Pay + 虛擬貨幣 = 紙幣死亡的前奏?
電子錢交易平台 BTX Trader 的 COO Ilya Subkhankulov 寫了篇文章,主題是 Apple Pay 和虛擬貨幣的興起會導致紙幣死亡。
電子支付崛起,一般人生活的主要支付方法離現金支票越來越遠 —— 顛覆性的改變正在發生,現金、支票、信用卡、借記卡(Debit Card)都會成為歷史。
之所以推出 Apple Pay,是蘋果以行動說明,消費者想要更方便的支付方式,而蘋果 iPhone 的市場主導地位,為他們進軍移動支付帶來了得天獨厚的優勢。事實上,借助移動設備來切入支付,亦有不少現成案例,比如日、韓消費者早就習慣用手機支付。
支付戰略及諮詢公司 Glenbrook Partners 表示,消費者對新支付機制的接受度主要取決於兩方面:便利性和經濟利益(至少認知上)的大幅提升。
在這兩方面,Apple Pay 優勢明顯,他們跟主要的發卡組織及銀行關係不錯。另外,與比特幣類似,一旦使用習慣形成了,用戶便直覺認為有關支付方法便利。至於經濟利益方面,可能一時三刻還看不到,但跟比特幣類相比,Apple Pay 的安全性也很高——Apply Pay 在網絡內部署了標記資訊,所以與現金一樣,是最安全的個人支付方式(之一)。
Apple Pay 能讓移動支付無處不在——目前,已有22萬商家簽約加入支持 Apple Pay 的陣營,合全美商家的 5-10%。
值得指出的是,同 Apple Pay 合作的 12 家銀行,負責全美 83% 的信用卡支出,跟蘋果合作的 1.4 萬商家發行的借記卡就更利害了,Y 世代被認為是借記卡世代,但願蘋果也能做好這塊市場。
比特幣作為支付網路,目前在全球化設計、負擔能力、安全性方面還有提高的空間。Apple Pay 將成為移動支付發展的領頭羊 —— 甚至連比特幣的發展,也會因此受益。有的人覺得 Apple Pay 是比特幣的威脅,其實剛好相反,Apple Pay 將成為虛擬貨幣行業翹首以盼的 Killer App。
說到虛擬貨幣,它不佔你口袋位置的一分一毫,你也不用擔心它會不會從口袋裡掉來,它支援線上支付。對於漫不經心的旁觀者而言,與紙幣相比,虛擬貨幣的優點可能不是特別明顯 —— 更低的轉帳費,以及沒有中央發行機構 —— 用戶無需忠於某個特定的銀行系統,要知道,歷史在不斷教育我們,有的傳統銀行系統頗讓人失望。
依照三藩市聯邦儲備銀行的 2014 年現金使用報告:在美國,25 美元以下的零售支付中,現金仍是主導。在 P2P 轉帳,以及禮品、食物、交通、娛樂等支出上,借記卡的使用越來越頻繁。
上述的這些交易,其平均規模相對更小,現金成為支付手段首選或次選是因為在這些支出領域中,小規模交易佔主導。結論?商家、零售商通過設定最低消費或含稅來提價,鼓勵在小額交易中用現金。畢竟,交易規模越小,信用卡、借記卡對利潤的侵蝕也就越高。
隨著比特幣的進一步發展,還有接下來 Apple Pay 的成長,現金使用會越來越少,各地政府可能會用物質刺激來鼓勵虛擬貨幣的使用。和你看到的某些打壓虛擬貨幣的新聞不太一樣?原因很簡單:政府能更容易獲取交易資訊。
Blocktrail、Coinalytics 等比特幣分析 Startups 已經拿到了融資,協助用戶更好地理解比特幣世界。這和觀察、研究傳統銀行系統是異曲同工,同樣有益的。
在改變消費者感知、低價支付的進程中,Apple Pay + 虛擬貨幣將扮演關鍵角色。整個行業很快會認識到這點,並從中獲益。
紙幣的存在,已進入倒計時了。
原文:36Kr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深入了解Fine-Tuning:什麼是Fine-Tuning?在香港市場中有什麼應用與挑戰?
在人工智能(AI)領域,AI 模型 Fine-Tuning 正成為一項關鍵技術,它能顯著提升機器學習模型在特定任務中的表現。這種技術使得預訓練模型能夠根據具體需求進行調整,從而提高準確性和效率。
- Posted September 13, 2024
- 0
-
藍牙6.0多項突破 Find My細至厘米(林國誠)
最新發表的Bluetooth 6.0規格,將顛覆我們的日常生活,尤其在無線設備互聯方面帶來了革命性進步。在介紹Bluetooth 6.0前,先回顧過去幾代Bluetooth技術的不足及限制。
- Posted September 13, 2024
- 0
-
中佬的浪漫 探索新科技(黃岳永)
在這個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除了深受不同年齡層男士喜愛的《高達》,不少人到中年的「中佬」開始重拾童年的打機樂趣,例如可玩到大部分PC遊戲的Steam Deck,近幾年便掀起全球遊戲革命;剛推出的電子遊戲《黑神話:悟空》與其引發的熱潮,也吸引不少老玩家的目光。
- Posted September 13, 2024
- 0
-
新技術|英飛凌首製成12吋GaN晶圓
國晶片製造商英飛凌(Infineon)周三(11日)宣布,成功開發出全球首個300毫米(12吋)氮化鎵(GaN)晶圓技術,生產晶片數量是200毫米(8吋)晶圓的2.3倍。
- Posted September 13, 2024
- 0
-
AI趨勢|Adobe末季推AI短片生成器
美國圖像處理軟件商Adobe宣布今年底前,為旗下剪片工具Premiere Pro推出測試版工具,配合Adobe Firefly視訊模型,以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創作短片。
- Posted September 13, 2024
- 0
-
AI之戰|甲骨文夥輝達建澤級雲訓練AI
美國軟件公司甲骨文(Oracle)與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合作,聯手建造全球首個「澤級」(Zetta)雲端運算集群,讓客戶透過甲骨文雲端基礎設施(OCI)訓練人工智能(AI)。
- Posted September 13, 2024
- 0
-
本地創科動態|港大學生研發安全帽冷卻裝置 贏設計大獎
來自香港大學的7位學生,設計冷卻裝置Air Ring 48(AR48),可安裝在標準安全帽上,保障建造業工人在酷熱環境下工作安全。這項發明最近勝出2024香港區James Dyson設計大獎。
- Posted September 13, 2024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