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佬湯大戰無人機 (高天佑)
荷里活經典電影《壯志凌雲》(Top Gun)時隔36年上演續集,湯告魯斯飾演的男主角Pete Mitchell已由初出茅廬機師,晉升為空軍上校,帶領一支戰鬥機隊。豈料軍方打算解散其機隊,把資源投放於無人機計劃,靚佬湯為保同袍仕途,親身上陣執行高難度任務,欲證明「有人機」始終勝於「無人機」。軍方高層直言:「就算你叻到識飛都冇用,無人機遲早會取代真人戰機。」靚佬湯回應:「或者啦,不過唔係今日。」
烏軍「機海」戰術左右局勢
實際上,無人機並非新鮮事物,美軍和德軍早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便曾經透過無線電操控無人飛機執行投擲炸彈任務。全球鷹(RQ-4A)無人機在1998年面世後,更取代了由飛行員駕駛的老牌偵察機U2,擔當美軍偵察任務主力,能夠24小時不間斷執勤,毋須中途降落休息。不過「遙控」總有時滯,在講求毫秒級反應的空對空戰鬥機領域,長期以來都是真人戰機天下。
及至近年來,隨着通訊技術進步,遙控操作時滯愈來愈短,再加上人工智能(AI)技術輔助,無人機戰鬥力日漸對真人戰機構成挑戰,從美國、中國以及俄羅斯軍方,均投放大量資源研發無人戰機,取代真人戰機被視為遲早問題,Top Gun續集劇情實有所本。
例如自2月24日俄羅斯攻打烏克蘭,烏方儘管在真人駕駛的戰機方面遠遜俄軍,但同時大量使用由土耳其提供的TB2無人機,該機款性能不算超卓,勝在「夠平」,平均每部成本僅約100萬美元,讓烏軍得以「蟻多摟死象」,有效執行偵察、反坦克、敵後侵擾以至「自殺式」攻擊任務。相較之下,傳統戰鬥機造價動輒上億美元,同樣貴重是精心培育的飛行員,所以開戰以來,俄軍一直謹慎動用其空軍,除了忌憚Stinger刺針、Javelin標槍等便攜式對空飛彈,亦恐防被烏軍無人機「一賠一」攬炒,那麼就蝕大本。
換言之,烏軍透過廉價無人機「機海」戰術作出牽制,讓俄軍無法取得絕對制空權,成為俄方戰情失利的關鍵因素之一。這也可算是史上第一場由無人機左右大局的戰事,同時是無人機實戰試驗場,備受各方高度關注。
另方面,在軍用無人機以外,民用無人機產品近年亦如雨後春筍,尤以中國品牌大疆(DJI)為代表。這些民用產品體積較細,航速、載重量與續航力皆相對有限,不太可能執行戰鬥任務,現時通常用作航空拍攝,Amazon、京東(09618)等電商公司則試驗以無人機派遞輕量貨物。
民用無人機成本比軍用機更低,最平幾百港元有交易,具靈活性及隱蔽優勢;在烏克蘭戰爭中,烏軍及民間齊齊出動大量無人機進行偵察收集情報。據CNN報道,烏軍甚至招募了數十名電玩愛好者加入無人機小隊,讓他們善用「打機」技術保家衞國;這些年輕人可能不久前仍在家中沉迷於Ace Combat、Project Wingman等空戰遊戲,沒料到「打打吓遊戲機」會被徵召去打真軍對抗俄羅斯,變身國家英雄,非常戲劇性。
嚴格來說,無人機仍要由「人」操控,只是駕駛員毋須身處機上,可安坐於幾千公里外冷氣房遙遠控制,但箇中節省許多成本和人命,例如以往培養空軍機師,除了訓練操作靈活性和準確度,更須注重其體能與精神意志力,方可應付高速及生死攸關之飛行任務。相反在無人機時代,對操作員的體能要求較低,又可隨時輪班工作;萬一失事或被擊落,最多損失機器成本,不會損耗寶貴人力資源。
自動化浪潮長遠影響通脹
正因如此,假若兩國相爭,一國仍依賴傳統「有人戰機」,另一國卻大量投放無人機,前者難免輸蝕。Top Gun續集中的軍方高層擬解散功績彪炳之戰鬥機隊,改把資源投向無人機計劃,看似冷酷無情,背後實有其合理邏輯。
更進一步,美軍正在研發「真.無人機」Skyborg計劃,透過AI自動執行任務,連操作員都慳返。難怪以「木頭姐」Cathie Wood(ARK基金創辦人)為首的不少論者堅稱現今通脹壓力僅屬短暫,隨着更多「無人」技術(例如Tesla機械人Bot、無人的士Robotaxi)陸續成熟,生產效率將會大幅提升,成本顯著下降,長遠帶來通縮效果。
無論如何,荷里活電影始終要有英雄主義元素。不妨設想Top Gun第三集劇情:2042年,80歲的靚佬湯已入住安老院,但某日接到軍方急電,事緣美軍AI技術遭敵國破解,須重啟人手操作,於是「老火湯」臨危受命,坐在安樂椅上遙控殺敵,當然少不免戴上招牌Ray-Ban太陽眼鏡,就像香港的謝賢85歲仍然能扮演殺手獲封影帝,可見薑始終是老的辣。
(編者按:高天佑最新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更多高天佑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