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電競「錢途」靠4招(林國泰)

By on July 4, 2017

本文作者林國泰,為《信報》撰寫專欄「財經DNA」,此文為節錄版本,原文請按此。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首先,創就業不及專業。本港早已有職業電競隊伍,現時月薪過萬元,以打上頂級職業聯賽為目標, 贏取獎金。電競行業粗略分上中下游,上游以遊戲開發及營運商為主、授權賽事給中游賽事營運商、聯絡監管部門、電競選手公司、贊助商、賽事直播平台及電競宣傳平台,吸引下游粉絲群及玩家群參與。當中專業電競選手公司營運與職業球隊差不多,有教練、領隊、分析師等,追求專業。創造就業雖好,但屬短期發展,惟令電競更專業,行業才能走得更遠。

第二,明星效應不斷發酵。NBA有勇士鬥騎士, 勇士主將杜蘭特(Kevin Durant)及咖哩仔(Stephen Curry)鬥騎士主將大帝(LeBron James)。西甲有巴塞隆拿美斯(Messi)鬥皇家馬德里C朗(Cristiano Ronaldo)。同樣,將電競高手明星化,以勝出賽事數目、大賽名次及總獎金吸引粉絲目光。過去獎金首位為美國選手,獎金超過200萬美元,明星化報道湧現,令賽事吸引力升溫。

第三,升級為運動項目。除了運動遊戲外,打機本來與運動南轅北轍,由於電競在內地、南韓、台灣發展成熟,據悉2022年杭州亞運將電競列為比賽項目,冇錯,竟然打機都有望成為亞運比賽項目。

最後,配合科技發展。將來或令人大開眼界。現時電競發展主要在網上對戰為主,隨着科技不斷進步,AR(Augmented Reality)、VR(Virtual Reality)、MR(Mixed Reality)的應用更多元化,還有望加入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造出更多科技電影的畫面及變化,令電競選手、場內外觀眾等參與者不斷有更豐富及耳目一新的電競體驗。

[email protected]

更多林國泰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