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人類,有問才有答!
近日谷歌談起她的量子電腦D-wave(我們今年7月時預先討論過),指出其晶片的運算力比現代電腦快一億倍,原理在它能突破因矽材料而有的物理限制。儘管如此,如我們上一篇談到,電腦只是一部高速運算機器,並不是無所不能,要怎樣才能超出其現有局限?
或者說,事實上現時大部分的科投研發或創投融資,都是在電腦科技的已豐富發展的界別內。有什麼類型的項目可以突破視野界限?
現有的電腦科技對有完整定義的問題都能完全處理,可惜電腦本身並不懂提出問題。例如一條日常問題「今晚食乜餸?」,有具體定義,電腦可以用資料庫搜尋,嘗試提供答案,雖然可能應付不了複雜的個人喜好。又例如日常偶然會發生的「突然有假放,做乜好?」,這問題的定義比較概括,而且較倚重價值觀和個人喜好,電腦便較難應付,更難的是電腦也需要問另外一些問題才能回答。
電腦自己提出問題,包括對現有世界或環境做出意志理解和審視,然後將零碎的概念整理組織成完整的問題定義(Problem Statement)——這兩點是屬強人工智能級別的問題(AGI,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這方面是具技術可行性的,不過就要先在系統設計內建構價值觀系統,分別善惡好壞,並做出「喜歡或不喜歡」之類的情緒系統。若以現代電腦相比人類,它的理性思維是已發展得相當充分。電腦的「心靈」,和它的感官機能、機械機能,都將會是未來數十年的主要突破方向,也很可能是一眾科技創投的發展方向。這突破的高峰,就將會是強人工智能(AGI)的誕生。
可以說若以圖靈測試(Turing Test,合格者即一部能使測試者不能分辨是人是電腦的機器)測試現代電腦,簡單的最優化策略是對被測試對象問一些價值觀問題、好與不好的感受問題,或沒有完整定義的問題。現代電腦處理這類問題一般都較弱。
現代電腦一般都需要人來操作,就算是自動運行的軟件,也需要專業的系統工程師設計和編程。究竟有沒有可能電腦連自己的系統設計工程也不用由人輸入?那便能做到「自動進化」。
電腦自我進化技術指日可待
電腦的「自我編程」,遠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已經有研究,當時這方面的著名語言為 LISP。對比 C+要到八十年代才誕生出來,可想而知其元老地位。
談到自動進化,提一提電腦科學一般用在人工智能或思維系統上的幾個研究界別。自動推理(Automated Reasoning)、數據挖掘(Data-mining,或近年稱為大數據 Big data)、人工神經網絡(AN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遺傳算法(GA, Genetics Algorithm)。這幾個界別個別地,或放在一起,都可以設計出自動進化的思維系統,各有長處。
谷歌近月發表的TensorFlow或面書近日開放的人工智能伺服器,便屬人工神經網絡,四者中還只算是潛力一般的,長處是辨認和分類功能。筆者自己就鍾情遺傳算法,因其潛力大和原理巧妙。這四者的概念都是可以在一篇篇幅內理解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一些資料看看。
更多零機壹觸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