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情商領導(管理新思維)

By on June 10, 2016

原文刊於《信報》的專欄「管理新思維」

左起:潘嘉陽、姚繼治、羅曼穎。

左起:潘嘉陽、姚繼治、羅曼穎。

統籌:陳志輝(中大EMBA課程主任)

主持:潘嘉陽、羅曼穎

嘉賓:姚繼治(精博顧問 Macro and Micro Consulting 創辦人)

整理:謝冠東

 

潘:潘嘉陽  羅:羅曼穎

姚:姚繼治

羅: 今天的主題是情商領導,到底情緒商數(EQ)可如何應用於管理之中?

姚: 情商能影響自己與同事之間的關係。近期經濟下滑,老闆自然希望員工多走一步,以維持生意額;公司亦可能裁減人手,每個人要兼顧更多事務,應接不暇,情緒也難免受到影響。

潘: 據說EQ大師Daniel Goleman對於培養EQ自有一套心得。

姚: 他推廣四部曲——首先要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了解自己的情緒;第二要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管理這些情緒;第三要明白與他人相處之道(social awareness),也就是具同理心;第四是關係管理(relationship management)。

見老闆像遇猛獸

潘: Goleman是心理學家,他還從神經系統科學分析情緒反應。

姚: 在遠古年代,人類靠捕獵為生。當碰上熊或獅, 若能擊倒牠,就可飽餐一頓;若不幸被擊倒,則成了牠的大餐。大腦有不同區域,其中的杏仁體在遇上這類緊張情況,會分泌一些化學物質,令身體處於作戰狀態,要麼快速逃跑,要麼大戰一場。身處香港,雖然不會遇上猛獸,但看到老闆,那心情卻可能一樣。也許根據過往的經歷,他只會刁難你。在家裏也一樣,假如你跟伴侶常有磨擦,碰面時也會感到恐懼。

羅: 那可稱為一種氣場。當老闆出現時,自會有一股不尋常的氣場,影響着周邊的人。

潘: Goleman指那是一種回路,很多人以為思想的回路只在腦裏游走,但其實這個回路很受外界影響。你看到小朋友笑,自己也會覺得幸福。看到他哭,你也會感到躁動。你帶小朋友去面試,你很緊張,也會帶動他變得緊張。故這是一個開放回路,情緒是會互相影響的。在公司裏,同事的情緒也會影響身邊的人,所以EQ管理十分重要。

羅: 同事想法若較為負面,經常唉聲嘆氣,那亦會傳染開去。

姚: 同事在看你做的報告,假如他突然眉頭深鎖,又或發出不滿之聲,那就會即時感染了你。這勾起了你職場裏的不愉快經歷,腦裏又釋放化學物,影響你的情緒。

潘: 幸好研究發現,原來開心和樂觀也能夠傳染,而且比憂愁更易傳播。試想像在戲院看喜劇,若觀眾都捧腹大笑,你也不禁跟着他們笑。

羅: 我們說情商領導,老闆也有不同性格,有的是開心果,有的滿面威嚴。那是否會對公司有所影響?

姚: 老闆若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就能感染團隊和同事,但其實反過來,同事也可以感染他們的老闆和上司。假如你每天上班都滿面愁容,十分緊張,我相信老闆一想起要見你,就會覺得煩悶。一聽到你有話要說,就擔心公司是否出了狀況,他也的確會受你的情緒影響。

羅: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認識到自己的情緒,做到Goleman說的第一步「自我覺察」?

潘: 多加留意自己的反應,已是一個好開始。我還有一個方法:每天睡前我都會抽幾分鐘,想想自己今天做了哪三件有意義的事,以及哪三件做得不足的事,藉此反省。

提升個人計劃

姚: 你也可多聽身邊的人如太太給你的意見,她正是最了解你的人。不要嫌她嘮嘮叨叨,她這樣反覆提醒你,並非無因。此外,你也可觀察子女,他們其實在模仿你的行為,假如他們喜怒無常,可能正是從你身上學會的。

潘: 有些老闆其實也有心提點下屬,但他要管理的人眾多,無法經常接觸前線同事或與下屬互動,對他們也不甚了解,遑論為他們疏導情緒。反過來,假如下屬主動找上司傾談,卻可能招致其他同事嫉妒,誤會他阿諛諂媚,於是他也很難向上司請教。那導致大家都難以聽到真正的意見,認識自我。

要改善這種情況,你可主動找一些沒有直屬關係的同事,他或會較為樂意指點迷津。你亦可以找你的老師或教練,他跟你完全沒有利害衝突,能夠給你真誠的指導,對你醍醐灌頂。

羅: 當我們認識了自己的情緒,第二步就要練習管理這些情緒。但當遇上不如意事,有時也真的不能自已。

姚: 情緒爆發通常不是源於單一事件,那是累積而來。當達到了自知之後,你可以參加興趣班,例如書法、園藝或跑步。當你發現自己的寫字和插花技術未盡人意,可能就會暴躁起來,但逐漸你會明白急躁也沒有用,只會愈做愈差。在興趣班你也能轉換另一環境,從中得到同學和老師的提點,對情緒管理有幫助。

潘: 你也可以自訂EQ課程。先界定理想的自己是怎樣的──你希望2年或5年後在情緒方面達到什麼境界。但切忌太過空泛,可具體憶想一些事件,例如如果兒子這樣氣我,我會怎麼樣?如果同事給我這種反應,我要怎樣?假如下屬突然表達不滿,向我發洩,我身為主管要怎樣應對?我會與他爭辯到底?還是理想中的我會尋求和解?甚至在了解到同事的需要之後,轉危為機?既然這是我的理想,我就寫下來。再比較現實中的我,亦寫下來,你就能清楚兩者之間的差距。

然後你再思考你每一天、每個月要做點什麼,來收窄這些差距。這種習作只要持之以恒,你的自控能力就會愈來愈好。

同理心是領導的基礎

羅: 上司往往要面對眾多同事,他們各有不同的情緒反應,那上司是否要具備多種管理工具,適用於不同場合?

潘: 這就涉及Goleman培養EQ的第三步:同理心。你能感知不同個體的感受。

有些人總以為別人的感受跟他一樣,但有同理心的人會明白到不同人可能各有看法。以外國人的說法,就是要把你的腳放在別人的鞋裏,而非總是放在自己的鞋裏,否則你就無法感受對方那隻鞋是否舒適。

姚: 時下的公司似乎已把同理心預設在系統當中。例如你打電話給銀行,職員為你查資料也需要一點時間。

不管你等了10秒鐘還是2分鐘,他再接聽時都會說一句「抱歉讓你久等」,看起來有同理心。但這種機械式設計又是否等同富同理心呢?同理心應要發自內心。

羅: 上司對下屬要有同理心,那反過來下屬對上司又要否發揮同理心?假如上司發脾氣,下屬要否予以體諒?

潘: 我們來看這幾個情境。第一,上司和下屬都沒有同理心,你爆發,我何必逆來順受?我也爆發;第二,單向的同理心,上司因責任較大,所以多半由他負責忍耐;第三則相反,上司位高權重,所以下屬要遷就他。這三種情景其實都不算理想。但第四種呢?大家都有同理心。你情緒化時,我就靜一靜。到我情緒來了,你就先喝杯水。雙方都願意為對方走一步,企業的文化就大相逕庭。同事間的互信增加,也是關係管理的成功關鍵。

姚: 要發揮同理心,首先還是要花時間去了解和探索對方的需要。EQ高的人願意多作觀察,不會太快下結論。假如你在三言兩語之間就作出判斷,那不過是因為你沒有嘗試閱讀對方,只用自己的世界觀去詮釋他人的想法。下屬看到這樣的上司,就會閉嘴不言。

上司要懂得發問,那其實很簡單,基本上只要三個字──還有呢?他說了他的情況,你不斷問「還有呢?」,就能把他原本沒打算說的,都和盤托出了。問的時候還需要眼神和身體語言配合,令對方感受到你的支持。當你全盤了解下屬的喜好和習慣,就能知道哪些因素能推動他工作,例如金錢、權力、人際關係、成就感,又或他追求的是樂也融融的團隊氣氛。找到這個因素,管理人就能因勢利導,推動團隊邁步向前。因此,EQ絕對是團隊領導的基石。

更多「管理新思維」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