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加速入第三波 (林國泰)
WhatsApp在香港免費使用及無廣告,對用家絕對是好事,雖然微信都是基本上免費下載及使用,但增設額外需求收費的服務,對於用家反應見仁見智,對於相關行業及政府,可能另有一種看法。
微信帶動大量就業。在2015年,WhatsApp被Facebook收購,除了收購價高達百億美元驚人天價外,還有全球最受歡迎通訊軟件之一,據報竟然只有50位工程師營運。與內地微信粗略比較,據內地機構推算,2015年微信帶動社會就業規模達1747萬人,按年增長超過七成,直接及間接就業人口分別為439萬及1308萬人,分別按年升超過1倍及60%。
收費及廣告創造就業。去年微信擁有超過1000萬個公眾賬號(類似Facebook的專頁),在賬號開發、維護、經營、管理,連同相關電子商務所產生的營銷、售後服務及速遞都能創造就業。簡單推算,每個公眾賬號創造一個就業,就業人口就達1000萬。兩者商業模式不同,或影響到就業人口可能出乎不少人的意料之外。
通訊程式進入第三階段。如將微信發展比喻為汽車向前行駛,在開始時進入第一波,原生階段,微信作為社交工具,推出朋友圈等功能。之後進入第二波,開放為主,微信連接生活、商業及產業快速吸引用戶使用,例如,提供公眾賬號、微信支付及城市服務。近兩年已進入第三波,建立長遠發展的生態階段,例如:推出小程序方便用家,支持原創及推出新企業微信等,令微信滲入用戶、產業及社會之中,鼓勵互動及分享,令微信加快擔當生態平台角色。
用家生活方式亦轉變。據內地調查顯示,近三分二內地用戶最常用的互聯網應用程式是微信,超過50%用家每天使用微信1.5小時以上,超過三成用戶每天使用超過4小時以上。用家接受訊息亦改變,41.1%用戶利用關注微信公眾平台收取興趣愛好等資訊(例如:運動、美容服飾等),36.1%關心新聞資訊,20.3%對職業資訊感興趣。同時,微信支付用戶超過3億,線下店舖超過30萬間,更有30.4%用戶表示微信支付改變其支付習慣,出門消費只需帶手機。
阿里巴巴網購平台亦有異曲同工之效,惟「互聯網+」發展只是初步階段,日後發展更值得用家、企業及投資者拭目以待。
更多林國泰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