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虎哥」跳槽fb 戰績彪炳重登矽谷舞台
巴拉(Hugo Barra)這個名字可能對香港人甚為陌生,但廣為中國內地網民熟悉,除了他有一個中文暱稱「虎哥」,還可能源自他的一封公開信。擔任小米副總裁近4年的他,1月23日於Facebook(fb)宣布農曆新年後離任,提到這幾年在中國的生活對健康有很大影響,隨即惹人猜測是否與北京霧霾有關。有關傳聞未能確認,但可以肯定他下個舞台將會更大,因為他3天後就宣布,將會加入fb。
被小米創辦人雷軍稱為「虎哥」的巴拉40歲,是位來自巴西的才俊,畢業於舉世知名的美國麻省理工大學(MIT),擁有3個學位包括科學管理學士,以及電子工程和電腦科學碩士。畢業後,他於2000年與同學成立了LOBBY7,推出手機語言識別軟件,嶄露頭角。不久,科網股泡沫爆破,公司被後來的Nuance Communications收購,巴拉亦在新公司從事各種工作,包括產品管理、商業發展等。Nuance的語言識別技術後來更成為蘋果智能助理Siri的基礎技術之一。
2008年巴拉加入Google流動部門,擔任產品經理,兩年後再轉至Android系統部門,其後更成為部門產品發言人,負責在記者會上發言。他共參與研發Honeycomb、Ice Cream Sandwich等四代Android作業系統、Nexus系列手機,以及其他相關產品如Google Now。他在2012年獲晉升為副總裁。
進軍印度成任內傑作
升職不久,巴拉決定外闖中國,接受曾於Google共處的舊同事、小米聯合創辦人林斌邀請,前往北京加入小米。雷軍與林斌初時只與巴拉交換進軍國際市場的意見,後來發現直接找他幫忙更有效率,其後雙方花了半年商討過檔機會。
不過,巴拉加入小米前曾出現一段小插曲,傳出他與Google創辦人布林(Sergey Brin)追求同一位女士。曾於美國和歐洲工作的他後來否認,稱期望到中國轉換心情,更為此學習中文。
巴拉最終在2013年出任小米副總裁,主責拓展國際業務,是小米在國際的代言人,被視為公司最重要的招聘。他同年在法國LeWeb科技論壇發言,談及中國科技公司的機會和對中國經濟的觀感,引起業界廣泛迴響。來到小米後,巴拉也一如在Google工作般,經常上台介紹新產品,曾參與紅米手機、平板電腦的發布會。
擴展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是小米的重要策略,而巴拉的工作就是決定公司打入哪個市場,以及使用什麼策略擴展業務。2014年他到訪在巴西和墨西哥都有設廠的富士康,協助小米進軍拉丁美洲。
時至今日,他協助小米打入超過20個市場,包括印度和家鄉巴西。當中印度市場更是他任內一大傑作,去年銷售高達10億美元,市佔率10.7%,成為公司最大海外市場。他更穿針引線,為小米取得印度最大綜合企業塔塔集團(Tata Group)融資。可是,小米近年被對手Vivo和OPPO搶去不少中國市場份額,難以維持初期的高增長,在巴西的銷售跌幅甚至擴大。除了印度,小米在海外特別是高階市場發展不順,對比中國龍頭華為已成功進軍歐洲,挑戰三星,小米在主要目標市場美國仍只是在出售小米盒子等周邊產品。
尖子也瘋狂做事破格
考慮到遠離家人、北京環境影響健康和希望返回矽谷等因素,巴拉決定辭職,但仍會擔任小米的顧問。他其後更迅速獲fb邀請,出任VR(虛擬實境)的主管,而fb旗下即時通訊Messenger主管馬克斯(David Marcus)正是他的朋友。
早於大學時間,巴拉已不像一般MIT學生只專注學術,反而活躍於學生活動。他是該屆麻省畢業生的全級代表,曾在開學典禮擔任代表上台演說。這位高材生也曾經有瘋狂一面,在畢業派對與大班同學拿着啤酒在校園運動場狂歡,但被警衞阻止,大部分人成功逃脫,他卻被逮捕。
外向的作風亦延續至工作層面,他會站在電動滑輪車(Hoverboard)在小米辦公室到處走,甚至用中文與同事唱卡拉OK。他的朋友表示,真正聰明的人會很沉悶,但巴拉卻充滿朝氣,而且是位出色的演說家和倡導者。巴拉結合「科技宅」和一流推銷員的優點於一身,難怪甫公布離職,這麼容易就找到新工作。
更多「人氣我寫」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