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實體化 3D打印模型樂
3D打印技術不再離地,早已融入日常生活中,有模型發燒友將此技術應用在開發模型上,打印出各式各樣組件,砌出自家設計的機械人,或是變身為五花八門的小玩意,如眼鏡、玩具等,將天馬行空的構想實體化。
3D打印技術不算新鮮事,只不過大多應用在商業範疇,如製作模型、建築物等設計demo,以ROBOT CLUB創辦人Simon Wong所見,兩年前開始興起3D打印,他說︰「民用的,現時在黃金商場都有不少3D打印機賣,數千至數萬元都有。」慶幸此技術終於開始走上普及之路,正式跟興趣玩意接軌。
對機械人情有獨鍾的Simon,想到自行設計模型,再打印零件組裝,早前其作品400毫米高的機械人模型「機甲神」,亦在自製手辦模型展覽上曝光。雖說他從事3D設計相關工作多年,但當親眼見到作品實體化,直說初體驗實在驚喜又感動!
打印模型工作坊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因此他舉行了3D打印模型工作坊,從介紹打印機原理到模型組件打印示範等,將3D打印樂趣發揚開去。
要一嘗3D打印的樂趣,先要有設計圖,常見有3Ds Max軟件,對設計、畫圖軟件程式一竅不通?不用怕,網絡上已有不少現成的設計圖供下載,零技術玩家也可大玩3D打印,如電話殼、盒等,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最重要是先添置合用的3D打印機。
根據Simon的經驗,過萬元的3D打印機已經質素甚佳,他現時用的Up Plus 2便是其一,屬於桌面級3D打印機,「雖然數千元都有部3D打印機,但穩定性不高,好多時要重設程式之類,對一般用家來說很不方便。」在挑選打印機時要留意打印物品體積、打印線條粗幼度(層厚度)等規格,如0.15毫米已可應付約120毫米高模型的組件表面之細緻度需要,他強調打印作品要表面順滑、具細緻度、水波紋不能太明顯等是基本要求。
買3D打印機要訣
Simon續說︰「買機要視乎用途, 以打印模型零件為目的,要特別留意打印精準度,若是打印『一件過』的杯碟,精準度要求不用太高。」Simon提議可以立體方形作測試打印質素之用,「先留意作品表面的粗糙度,更要注意方形不能出現『猜角』情況,這可看出打印精準度。」如機械人四肢之所以能夠郁動,全因圓形骹位裝置發揮作用,若打印出現誤差至圓形組成部分變形,模型絕對組裝不成。
3D打印的原理是利用織層法,以白色PLA膠由底部開始一層層向上「織」出立體實物,「機械組件最緊要線條夠銳利,而且韌度高,PLA膠就做到這點,比早前流行的ABS膠優勝得多,沒有冷縮熱脹又脆弱的問題。」
3D打印機始終是自家作業,不能對打印速度要求太高,話說眼前這隻200mm高的機械人模型,全部零件要花上一星期兼每天8小時才完成打印,至於作為先頭部隊的400mm高的「機甲神」更誇張,打印過程日以繼夜地歷時一個月!只因每個關節均可自由活動,以超過50組機件來組合,單是手掌的結構便儼然人類骨骼一樣,指節分明。另外,還要進行後續的打磨組裝着色等工序,可說是每一個模型均是心血結晶。
潮興3D打印產品
見Simon一邊忙着確認打印機的流程工序,另一邊拿起鏟子去掉組件底部用作打印承托的薄膠片,快手用砂紙打磨了一會,再上一層灰色底油,「比原先的白色,灰色底油最能突顯組件紋理,睇得更清楚,方便再仔細地打磨。」接着Simon習慣多上一層啞黑色油,方便最終的着色。
話說除了3D打印機之外,坊間亦見有同類玩意,3D列印筆是也!同樣用於製作立體物件和採用PLA膠,差別在於人手控制而已,玩家可盡情發揮創意,完全是「我手畫我心」,打造自家設計作品。列印筆操作簡單,筆身兩粒按鈕分別控制速度和樹脂膠流量,選好PLA膠的顏色,便可沿用織層法方式由底部開始「畫」。對比之下,3D列印筆作品表面線條感十分明顯,卻勝在輕便易用,還有不同噴嘴可更換,讓作品變出更多花款,如3D建築模型、盲人凸字等。
此外,丹麥眼鏡MONOQOOL早就瞄準了新科技技術,推出了全人手裝配的3D打印眼鏡,有着超級輕巧、零螺絲設計及沒有任何焊接點的特點,加上獨特的質感與紋理,可說是高科技生活化的好例子。
撰文:劉妙賢
攝影:陳縱宇
來源:信報財經新聞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