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別讓社交媒體控制你的視野(房吉祥)

By on September 13, 2016

本文作者房吉祥為新力量網絡理事,為《信報》撰寫專欄「新思維網絡

圖片:NTB scanpix

圖片:NTB scanpix

自社交媒體興起以來,便多有聲音質疑它們不單未能增進用戶或社群的交流,反而會因它們篩選內容,令使用者在訊息接收上受到限制,進而妨礙言論自由,成為網絡以至社會多元發展的桎梏,相關議題近日便再次受到國際間廣泛關注。

事緣數周前,有一名挪威作家在自己的臉書(Facebook)上載一些改變戰爭的著名歷史照片,當中包括曾獲得普立茲獎、展示女孩因中彈被迫赤身逃命的越戰經典照片「燃燒彈女孩」(Napalm Girl);臉書其後以該照片違反散布兒童裸照的政策,逕自刪除,並封鎖該名作家的臉書賬戶。

過分審查 引起反彈

挪威暢銷報章《晚郵報》(Aftenposten)得知此事後,於上星期三使用同一張照片報道此事,並在臉書分享,結果臉書要求刪除照片或加上馬賽克;該報總編翌日在報章頭版刊登公開信,譴責臉書過度審查。

《晚郵報》的舉措得到挪威全國支持,連挪威首相也於上星期五(9日)在其臉書賬戶分享同一張照片,作出聲援,但該帖文隨即遭臉書刪除,令風波進一步擴大,引起全球關注;臉書最終於當晚宣布撤回所有刪除該照片的決定,表示該照片的歷史價值遠超防止兒童色情物品的需要,承諾將會檢討現行的審查制度和「演算法」(Algorithm),避免一刀切的篩選,以確保言論自由。

然而,除了上述過分嚴格的內容審查外,社交媒體更為人詬病的問題是,它們會通過「演算法」主動為使用者對資訊內容作出篩選,表面上是為使用者提供更方便、更個人化的資訊,但長遠卻會導致所謂「過濾氣泡」(Filter Bubble)現象和「回音室」(Echo Chamber)效應。

「過濾氣泡」現象是指社交媒體會記錄使用者的網路行為和喜好,比如點擊、按讚、回應、瀏覽時間、搜尋內容等紀錄,再以演算法分析這些數據,評估使用者會較為感興趣的內容,優先提供該類訊息,同時過濾使用者可能不感興趣或者不太認同的資訊來源;結果令使用者在社交媒體愈來愈難接收持不同意見的訊息,就像包裹在人人同聲同氣、文化、意識形態和言論高度單一的氣泡當中,用本地的俗語形容,便是「塘水滾塘魚」、「圍爐取暖」。

「回音室」效應則是指人們長期接收到一些自己價值觀相近的聲音,便會自然而然地認為這是社會主流意見,形成偏見,影響個人的判斷力,甚至催生極端思想。

「回音室」效應並非社交媒體的特有現象,傳統媒體如電視、報章的「回音室」效應可能更強,從香港為數不少的「離地」中產,以及一眾脫離民情的達官貴人便可見一斑。相對而言,社交媒體建基於開放的互聯網之上,使用者只要主動搜索,可輕易接觸到相反聲音。

破解框架 避免單一

但社交媒體的「過濾氣泡」現象卻會抵消互聯網開放多元的特性,在使用者不察覺的情況下,引發「回音室」效應,令他們在現實上的判斷出現偏差。舉例說,在剛過去的立法會選舉中,有些政團在社交媒體上的支持者眾多,帖文動輒得到過千讚好和分享,網上支持度超過不少傳統政黨,但選舉結果卻不似預期,參選者不少高票落敗,令不少支持者憤憤不解。箇中或許有多重原因,但筆者認為當中也有「回音室」效應之故,社交媒體上的高人氣,令政團成員高估他們在社會的整體支持度,結果令文宣的方向和手法有所偏頗,未能吸引一些中立或游離選票,最終得票便未如理想。

社交媒體在香港極度普及,據報道,臉書在香港的滲透率便達60%,每月活躍用戶高達430萬人,當中近290萬人每天均會瀏覽臉書;再加上大部分用戶已經養成在社交媒體上接收訊息、閱讀新聞的習慣,社交媒體對言論自由和社會多元發展的影響實在不容忽視。「燃燒彈女孩」是個特例,社交媒體的使用者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難以要求服務供應商減少篩選或改變演算方法,畢竟這是它們維持競爭力、吸引用戶和商機的法門。

要避免社交媒體控制你的視野,使用者必須突破演算法的框框,主動點擊瀏覽不同觀點的訊息來源,保留持不同意見的「朋友」,打破「過濾氣泡」現象。政治力量的領導者或關鍵意見領袖,更應如此宣導,否則最終受誤導而吃虧的,可能還是自己。

http︰//www.synergynet.org.hk

更多房吉祥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