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亞太創新峰會主題會議見聞(莫乃光)

By on December 8, 2014

本文作者莫乃光為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為《信報》撰寫專欄「專業為公

上周筆者參與香港科學園舉辦的亞太創新峰會主題會議,當天主題是探討與推動創新有關的策略和政策,如何鼓勵創新、實踐新思維,以及把創新和科技轉化為商機。活動參加者包括各國政府部長級官員、學界及業界領袖,有幸聽到幾位分別來自全球創新力前列的地區官員和專家,分享在各自範疇以政策促進創新的經驗,以及對創新政策的設計的意見。在香港的創新及科技局即將成立之際,瑞典、新加坡和倫敦的講者分享關於加速城市創新的經驗,對此刻的香港特別有意義。

瑞典房屋與城市發展部部長Mehmet Kaplan主要講述瑞典在房屋和城市發展方面採取的非技術創新,以提升現有的規劃配套,務求令創新意念不受固有制度和規定局限,為創新思維提供更多發展空間。當地重視法律框架建設,確保法律與時並進,尤其是有關建築標準方面的法律能夠跟得上科技的創新步伐。如此一來,政府便會減少各部門之間因為政策或相關法例的矛盾,而對科技發展施加的不必要限制。恰好本港的科技發展,不論數據中心的消防規格,或是在街燈柱上加裝Wi-Fi 路由器等例子,正正就是受到部門之間的政策不協調影響,減慢相關範籌的發展步伐。

他亦提到政府與持份者合作設立公營的創新機構,釐定有需要集中的工作範疇,為業界提供適切的支援。

由於瑞典早年政策偏重創新科技,但當地仍保留有不少傳統工業和具備天然資源,所以當局特別在再工業化方面努力創造就業,並為達到歐盟2014年2月發出的指引,採取創新公共採購政策,為創新企業提供更多機遇。

來自新加坡的張思樂先生,他是當地貿易與工業部政務部長、社區發展理事會(CDC)東北社區市長,分享如何「強化新加坡的創新價值鏈」。

張思樂十分年輕,在當地政府內閣是專責推動創業生態的官員。在制訂政策時以前瞻性的原則審視,旨在不同政策範疇推動創新精神。新加坡的創業生態系統不斷發展,政府重視吸引人才和海外公司,促使新加坡的創業生態系統不斷發展。國內新創企業(startup)由2005年的24000家到2014年已有42000家,政府的角色是協助這些公司掃除限制,提升生產力,創造更優質的就業機會提高國民收入。

新加坡政府早年定出RIE2015策略,將於2011-2015投資161億美元提振研發、創新和企業發展,推動科研的合作、商品化、鼓勵更多業界導向的研發和培育科研人才。訂出七個「創新核心」例如環境、食物、海事、物流、電子、物料科技等,提供實驗室、技術顧問和訓練課程,把大學、國際企業、本地公司放到平台上,用外國企業經驗幫助本土產業。而且亦有相應計劃鼓勵科學家、研發人員到當地企業工作,幫助公司研發新科技、實踐研究成果。

以上的創新政策例子,相信是不少本地創新業界引頸以待在本港能推行的有利措施,下星期我將會繼續分享更多例子,和總結香港應怎樣看待創新發展,敬請留意。

官網圖片

官網圖片

更多莫乃光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