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銀髮科技體貼入微 機械人照護 長者減寂寥

By on June 26, 2017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 創科鬥室

近日有樂齡科技博覽,介紹各種機械人科技,冀改善長者生活。(政府新聞處圖片)

近日有樂齡科技博覽,介紹各種機械人科技,冀改善長者生活。(政府新聞處圖片)

光陰似箭,很多人對年華老去難免恐懼又孤單。隨着科技進化、勞動人口短缺,相伴走過人生晚年的或許不再是人類,而是形態不一的機械人。這些銀髮科技產品,不但起居飲食照顧周到,又擅長與人溝通,滿足老人家的心靈需要。

根據聯合國最新發表的《2017世界人口展望》, 全球60歲以上的人口會在2050年膨脹至21億人, 佔全球總人口近兩成。在香港,政府統計處預計30年後,65歲以上的長者將達255萬人。今天,讓我們來到2050年,扮演一個80歲的獨居老人,以現今研發的銀髮科技產品幻想一下未來的生活:

Nadine照料如家人

「早晨,要起床啦。」清晨6時半,Nadine每天準時走近床邊,輕輕把我喚醒。Nadine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發,是一部跟人類外貌、行為十分相似的機械人,能夠識別各人五官及情緒,並為用戶閱讀故事、聊天、監測健康等等。我與Nadine共住,基本上與家人沒有兩樣。

我張開雙眼,Nadine溫柔地把我扶起,為我行動困難的雙腿穿上「機械腳」Rex。這雙機械腳有29個感應器,由得信醫療有限公司研發,它可以用搖桿控制行走方向。穿上了它,我可以如常站立梳洗、走路,或做一些復康運動,猶如我的再生腿。

梳洗後我走到桌邊,Nadine已為我預備早餐。由於吞嚥困難加上味蕾退化,我只能吃一些軟餐, 進食樂趣大不如前。不過,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好好社企」及「明愛天糧」參考了歐洲做法,引入3D食物打印機,令我重拾食慾。這些軟餐有菜有肉,例如將南瓜糊印成可愛的紅蘿蔔造型,讓我想起年輕時跟另一半吃過的分子料理,好玩又開胃。

希望之手助復康

數年前我曾經中風,雙腳要機械輔助,雙手亦不太靈活。每天吃過早餐後,都會用機械臂「希望之手」做一做復康運動。「希望之手」由香港理工大學與復康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開發,本港公立醫院及香港耀能協會等亦有使用,它能檢測用家手部肌肉的神經訊號進行伸展鍛煉。不同程度的中風病人需要訓練的次數不一,有病人經鍛煉後,手部可恢愎協調,不比以往遜色。

完成一系列復康運動,我開始疲累。Nadine為我脫去機械腳,以便返回床上休息。我打開了兒子多年前寄來的一封信,說移民外地生活安好,懷緬我們以前一家人熱鬧的日子,不留神把手一鬆,信就掉到腳邊。我彎下來撿信,「噗」一聲,整個人跌在地上。

「救命呀,平安鐘!」幸而香港長者安居協會研發出聲控平安鐘,讓我在緊急情況下也能求助。「我是協會的李姑娘,有什麼幫到你?」我說自己跌倒,疼痛非常,協會立即派人家訪,再送我到醫院檢查。

人生如夢,一覺睡醒,重返2017年。經過歲月的洗禮,身邊親友相繼離去,未來結伴走完人生路的,說不定就是機械人。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發Nadine目的是照顧老人。(維基百科圖片)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發Nadine目的是照顧老人。(維基百科圖片)

撰文:袁樂雯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