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創業家的必經之路
本文作者為蕭瑟寡人,原文刊於ALPHA Camp
網路上大部分文章討論的都是第一次創業的心得和心法,若要找第二次(以上)創業的方法或過程,能參考的文獻是少之又少。
原因其實很簡單,畢竟「道可道非常道」,在經歷過草創、轉型、瀕死、初籌資、產品上架、擴張、再籌資、成長、停滯、再轉型、再成長、再擴張、內部分裂、和解、再轉型、再成長、再擴張 … 最後,初遇買家、點頭、談判、談判、再談判,最後終於出場,連續創業家看破內部因素的困境與外部因素的無常,這過程再談起,除天時地利人和外,自己也不好意思說成功創業是種可以有效精進的技能,更不願意像第一次創業家一樣將「成功模式」掛在嘴邊。
即使如此,連續創業的一些經驗談含金量遠高於第一次創業的牙牙學語。試想,若你想打入 NBA,寶貴的到底是投籃的初級教學,還是湖人隊教練的經驗傳承?科技業亦然,Elon Musk 的故事是從 PayPal 開始說起,而不是 Zip2;而 Travis Kalanick 的經歷是從 Uber 開始聊,而不是 Scour。
於是藉這機會,希望能拋磚引玉,聊聊連續創業家的心路歷程。
何謂連續創業?
由於太多人自稱連續創業家,所以在入正題前稍微定義一下。
對於資深創投和天使而言,連續創業家(Serial entrepreneur)意思是有超過一次「成功」創業經驗的創業家。而對於創業成功的定義眾說紛紜,但是一般而言多指公司有明確的商業模式,且長久經營獲利、「成功上市上櫃」(IPO)或是被併購,而且不包含假性併購(Acqui-hire,指公司瀕臨破產,團隊被極低且未公開的金額買下;美其名是併購,實際上是聘僱,故為併購 Acquisition 與聘僱 Hire 的合寫)。對於投資人來說,若一人成立一堆公司但是沒有一家有長久獲利、被併購或是上櫃上市,那基本上創業經驗接近於零。
以下討論之「連續創業家」會以上述定義為基礎。
成功出場
對於連續創業家而言,其實成功出場多是種五味雜陳的感覺。自己創辦的公司就像是自己的孩子,當有人出錢要跟你交換你小孩未來的主導權(比如說帶你小孩去集訓打小聯盟),你會怎麼想?有人看好你公司的價值,這固然是好事,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一位創業家除了思考價錢以外,最重要的問題其實是:
「我能夠帶公司走出更好的未來嗎?」
事實上,如果創辦人們可以帶領公司走向更好的未來,那幹麼賣掉公司?
通常決定賣出公司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公司的未來難有大起大落(至少沒有「大起」),因此被併購或許會有更好的發展。若公司決定要賣出,回到現實,創辦人到底能拿到多少錢?
其實這問題並不單純,因為一筆交易不是只有估值而已,還有很多因素。對於創辦人來說,兩個很令人頭痛的因素為1)併購條款內容,以及2)特別股條款內容。
併購條款內容是併購者很容易可以動手腳的地方,即使估值寫得清清楚楚,併購者可以用代管條款(Escrow Agreement)去扣住創辦人股權賣出的盈餘,並且透過定義未來業務損益的責任來從代管帳號中扣錢;也有併購者透過扣住創辦人的部分股權,要求其在未來數年內留任公司並達到一定業務標準才可賣出股權。花樣自然不止於此,所以說實際上公司賣出實際可以拿得到的錢有多少,真的很難說。
而公司特別股的條款內容,則是過去創投基金(或天使投資人)進入時與創辦人簽訂的。若投資人拿的是特別股,通常都會定義他們所期許的最低出場金額與其他附帶條件。若公司賣出的估值遠高於當時簽訂的條款內容,大家可能按比例去分配,皆大歡喜;若公司賣出估值不如預期,那特別股股東可以先分到錢,直到滿足條款內的的最低出場標準之前,包含創辦人在內的一般股股東可能一毛錢都拿不到。
若內外談判都順利、大家達成了共識,這一切才有可能發生。
交易完成了,創辦人看過自己的銀行帳戶多了幾個零,頓時感覺自己得到了甚麼也失去了些甚麼。
很少有認真的創業家是希望自己的公司被別人買斷,因為當這一切發生的時候,同時也意味著許多未來遐想的破滅。
離開公司
被併購,也不是馬上就可以脫身,通常母公司會要求創辦人留任至少兩年。
雖然併購者與被併購者心理都期望公司會繼續高速成長,但事實上,大多數的併購案都會有相當長的磨合期,這種磨合工作通常兩年內難以完成。而做過的併購案的金融界朋友都知道,實際整合的難度之高,母公司時常幾年後解散子公司高層把資源併入母公司後重新整頓。
而已經習慣變化與衝刺的創辦人們,在這種環境下工作常備感無力,通常合約年限到後,都會選擇離開公司。在一些創業家的想像中,離開公司後第一件事情可能是想買一台林寶堅尼、去威尼斯度假、去買一棟濱海別墅,好好享受一番。
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想像,但當我真正碰上這樣的情況時,心情卻是完全不同。
當自己過去五年、六年,甚至十年,幾乎每分每秒都在思考公司的出路,籌資、產品、行銷、業務、品管、HR,分秒不息。事實上,我早已染上了掌握自己命運的毒癮。
在踏出了公司的大門之後,從總裁、總監、副總監,變成了董事、顧問,突然莫名焦慮。原以為我會鬆一口氣,迫不及待地離開這城市,去享受熱帶沙灘與雞尾酒。不料,我卻在家坐著,足不出戶,吃了三天外賣。
這幾天我究竟在想些甚麼呢?
那些過去曾經有過的幻想,希望公司會稱霸全美國、全世界,希望自己能像 Google、Facebook、蘋果一樣發表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新產品、新技術,成為希望的創造者。在此刻卻已殘酷地不復存在,自己腦中有許多計畫尚未實現,這種衝動讓我想馬上回到自己的公司,可是,那公司卻已經不是「我的公司」了。那公司的管理階層已洗牌,那公司的未來發展將影響母公司的財報。一切決策,出發點是紐約交易所的一個符號、一個數字,而不是創業家對於未來的想像。
而因為我與公司有反競爭條款,即使有任何想法,也不可能獨立實現。焦慮之餘,我在電腦前坐下,開始寫 Prototype。受邀演講時,我對外宣稱我已在籌備我的第二家公司。終於,我找了個時間跟以前的 Mentor、投資人和好友們喝杯茶。
一位 Mentor 好友,過去是連續創業家,現任美國知名加速器的總裁。聽完我的牢騷後,他跟我說:「其實我們加速器和種子基金對外宣稱會成就獨角獸,我們心裡都知道,年輕的第一次創業家,成功出場不太可能會是掛牌上市,或是億元巨額併購。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創投拒絕投資初次創業的創業家,因為不管是機率上還是現實條件,一位資淺的創業家能夠在公司業務起飛後不會把公司搞垮,已經是很幸運的事情了。」
「你們公司創立的時候,你才23歲,對吧?其實你們兩人的成績相對於你們的年紀,已經很罕見了。你現在該思考的不是自己當初甚麼沒做,而是要去思考自己事業的下一步。我們做 Mentor 的,常會鼓勵創業家豪賭,但是實際上,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成功創業家是累積出來的,一步登天的真的很少。」
聽聽,確實有道理。
數天後,我與過去一位同處教育科技業的朋友約喝一杯,見面時才知道他也不久前才離開自己的公司。這位朋友和我約同期創業,我的公司主要做學校用學習系統,而他的公司則是專注於大眾行動使用者。他們公司過去用戶數成長迅速,全球有上億使用者,公司市值亦突破兩億美金。
他跟我分享他離開公司後的一些心得。
他說半年前剛離開公司時,也很焦慮。過去五六年,他主導公司的營運、行銷與財務,離開公司後突然不知道自己要幹麼。幾個禮拜後他開始著手開發一運動賽況分析平台,不久後他與前公司的投資人(本業為創投基金合夥人)相約喝咖啡時,這位投資人聽完他的狀況後跟他說:
「我希望你為我做一件事情,那就是馬上停止你現在的專案。」他問這位投資人為什麼?「因為我們共事幾年了,我了解你,你根本不在乎運動賽事。你現在是已經騎馬騎慣了,突然下馬你不習慣,我希望你不要浪費時間,好好休息、享受生活,調適之後再回來、重新出發。」
他想想,也有道理,於是聽從這位創投的建議,到京都旅行了兩個月才回到紐約。
尋找下一個點子
休息一段時間後,似乎是時候尋找下個點子了。
對於一些連續創業家而言,有時會碰到來自家人的壓力,問說:「你現在每天無所事事,為什麼不去找工作呢?」
一位剛出場、同樣是亞裔的創業家朋友跟我分享自己與家人的對話。
他回家人說:「你要我找工作幹麼?」
家人說:『有份穩定的收入也比每天沒收入好吧?』
「我現在不缺錢,我錢都拿去投資了,每天的盈餘比我出去工作還多,我幹麼去外面找工作?」
家人說 『…你這樣觀感不好,親戚問到你現在在幹麼我該怎麼回答?』
這位朋友說到自己都笑起來,他說對於家人(尤其是亞洲家庭),他們很難理解他現在的狀況。當創業家從草創一直走到出場,你會看透其實「價值創造」是一件多方面的事情,員工投入的工時是一方面、創投投入的資金是一方面,而創辦人在價值創造的重要投資並不只是工時,而是決策的品質。
如果用一般員工的角度去理解創辦人的工作,你會覺得創辦人做的很多事情都不像在工作。事實上,創辦人要做出好的決策,要收集的資料、要接觸的人脈常常不止於自己的產業,因此在實際執行決策前,很難從單一行為去評斷創辦人。
而說到連續創業家,通常不會創辦跟前一家同性質的公司,而比較有可能會創辦同產業但不同客戶群的公司,也有可能完全踏入新領域。
因此連續創業家做的事情,像是每天坐在河邊看書、飛去異地參加一些跟本業不相干的座談會,或是每天跟別人吃飯、喝咖啡,都是「觀感不佳」、「無所事事」。
而從連續創業家自己的語言去解讀,這位朋友說,直到你離開自己第一家公司,你才會發現自己的成功除了努力之外還有那麼多外在變數。
第一次創業時,你會一直思考自己如何改變世界、改變周遭,有很多很多的幻想,並且每天廢寢忘食地幹。而離開公司時,你才發現自己過去太過於專注工作,卻沒有認真體會過生活,請問每天你想改變的,真的會為這世界帶來正向的影響嗎?
打個比方,像敝人出自人工智慧背景的科技人,很多時候會想要把生活中所有的東西都自動化,卻沒發現自己連煮飯都不會煮、沒有錄製過音樂(對音樂產業成本完全沒概念)、沒有開過計程車,更不要談種菜。
大家每天都在說要改變世界,卻連最基本的生活體驗都沒有,開甚麼玩笑?
第二次創業時,放慢腳步,仔細體驗一下生活,感受一下各種美好與醜惡,才會重新找到新的熱忱,與新的機會。
第二次創業
當連續創業家朋友開始籌備第二次創業時,會發現自己多了許多顧慮。
- 問過身邊創業家、創投與產業人士後,突然會覺得市場價值太小。
- 做完市場調查後,發現競爭對手太大、同質性太高。
- 做了些初步的產品問卷後,發現市場機會不如預期。
當然,大家經過一次創業經驗洗禮後,能力增加不少,但是同時自己也深感「不知為不知」。第二次來過,大家懂得不會不懂裝懂,也不會做太多白日夢。
或許一時讓自己感到膽怯,但確實是成熟之必經之路。
而當時那位來自加速器的 Mentor 告訴我,其實連續創業家的第二家公司通常都會失敗。原因不是團隊能力差,而是因為投資人太過於信任創辦人(掏錢掏太快)、而有些創辦人因為自己有一次成功於是太過於輕敵,走入未知領域而無法應變,最後兵敗如山倒。
事實似乎也是如此。當時,我在一創業座談會結識另外一位很年輕的講者,他是一位年輕女孩,如果當時我27歲算年輕,這位女孩年僅21,也同樣剛出廠。由於他年少得志,他出了本書,也受美國國務院的邀請作為年輕女性的榜樣。他第一家公司是社交網路,而當時他卻毅然決定進入實體廣告業。而兩年後,他的公司收掉了,或許是因為太過於輕敵所至。今年,他創辦一家新公司,獲得了兩百萬美金的投資,終於又上軌道。
同期,我巧遇一位母校的學長,他比我早一年出場,同一團隊接著創了第二家公司,還沒開張已經拿到了美國知名創投三百多萬的資金。他們第一家公司是做O2O,但是第二家公司卻毅然走入行動軟體架構。兩年多來,公司一直無法突破業務瓶頸。今年,轉型不力後,他們公司收掉了。
可見,第二次創業時,創業家仍在勝利的氣焰和專業的謹慎之間尋找平衡點,而並非外界所想的一帆風順。
另一方面,我那位同樣出自教育科技的朋友透過創投邀請,加入了一家食物科技公司擔任營運長,公司業務過去穩定成長。
而另外一位同樣是台裔的朋友在賣出公司後,則是在亞洲周遊列國,尋找下一個點子。
回顧
而當問到這群連續創業家回頭看第一次創業的自己有何感想?
大家第一反應都是:過去太過狂妄、太過魯莽、太過剛愎自用。
當時,如果自己在做任何事情前先把市場調查做好、多請教幾位前輩,可能節省的是幾個月甚至一年的跑道。
當時,如果自己少一點虛榮,就會發現其實比賽、上報都只是虛名,行銷固然重要,卻沒有人因為得獎和媒體曝光而一舉成功。
當時,如果自己沒那麼盲從,聽信傳媒報導 Groupon、Yelp、Twitter 的短期的成功模式,或許就不會做出如此錯誤的決定。
當時,如果自己在開發產品時,如果有更謹慎地考慮 Feedback,或許公司會走得更順利。
當時,自己如果跟共同創辦人多花點時間溝通,公司內部就會少一點磨擦、少一點空轉。
當時,自己如果多籌點錢去聘僱資深專業經理,而不是自以為是得樣樣都要自己來,也不會幾次弄巧成拙了。
而最重要的是,當時,一切都要謝謝自己的共同創辦人,沒有他(們),公司不可能會成功。
第二次來過,心態不同了。
有容乃大,但不是寡斷;持之以恆,但不是盲目。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