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科院與創科局 促進官產學研合作(黃錦輝)
本文作者黃錦輝為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香港資訊科技聯會前會長、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副會長,為《信報》撰寫專欄「宏觀視野」
「創新及科技局」及「港科院」同期誕生絕非偶然,這反映特首梁振英對推動香港創新及科技產業發展的決心。科技產業發展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過去十多年香港在這方面的發展緩慢,至今已遠遠落後於周邊其他經濟體。我們不能再坐以待斃,必須借助港科院及創科局的力量急起直追。可是,雖然政府的意向明確,但不少業界人士對「院」、「局」的定位及功能仍摸不着頭腦。以下是筆者的看法。
院方重學 局方重產
首先,「官、產、學、研」緊密合作是創新科技成功發展的關鍵。筆者認為,港科院及創科局可各展所長,在促進本地創科氛圍的路線圖上可以把握自己的定位,有效分工,優勢互補。港科院成員以資深教授為主,他們對本地教育政策及體制(尤其是在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統稱STEM課程方面)了如指掌。因此,港科院的工作目標定位較適宜聚焦「學」方面。所以,推廣創新及科技教育,實踐全面科普是院方重要使命之一。人才短缺一直是推動本地創科產業的瓶頸,因此筆者相信,港科院致力推動科普教育,有望吸引多些年輕人選讀理工科,人才荒問題便可以紓緩。
另一邊廂,創科局為政府決策機關,再加上楊局長豐富的從商經驗,筆者認為,局方較為適宜聚焦協助「產」業界發展創新科技。例如鼓勵企業積極投入參與科研活動,包括支援其成立自己的研發團隊、使用政府資助的本地科研成果、引入國內外科技人才等,以提升企業的營運效率及生產力。
院當官智囊 局為官定政策
「產、學、研」三方的持份者需求不一樣。學者從事基礎研究及重視理論,而商人投資科研是尋求最高利益回報。正因學界與商界各有所需,他們之間的合作往往難以協調。所以政府在促進創新科技發展的重點工作之一,是為「產、學」合作拆牆鬆綁,協助理順他們之間的渠道。筆者認為上述缺口上,港科院及創科局可恰當地發揮各自專長,分別在「學」及「產」問題上,為「官」方作出策略性的貢獻。
然而,基於「院」及「局」不同的組織性質,兩者在「官」方關係上擔當不同的角色。港科院是一個非牟利的民間學術機構,主要以顧問形式向「官」方提出高層次的策略性建議。
而創科局是政府決策機關,它的任務主要是相關政策的制定、執行與適當的監管,故創科局必然也是港科院的顧問服務對象。
在現實中,科研可進一步細分為基礎研究(basic research)及應用研究(applied research)。前者以大學為主導,研究題目着重理論,而後者則以產業主導,着重實踐。港科院院士成員是資深大學教授,從事具影響力的高質素科學基礎研究。因此在「研」方面,它可聚焦於學術性「基礎科研」的方向性工作上。當中包括院士利用其國際關係網絡,邀請頂級國際科學家來港與港人交流及分享其科研的成果。
另外,港科院可定期進行調研,追蹤全球尖端創新科技的發展成果及趨勢,把它盡早引入香港。這些工作必然推動政策壯大本土科研的氛圍,有利促進創新及科技產業的發展。
政府得到港科院的助力,把「學」方照顧好,創科局可以專注協作「產」方,鼓勵業界多參與「應用科研」。而最關鍵的是,「院」與「局」兩方須攜手促進科技轉移,把「學」界科研成果,轉移至「產」業界成為應用科技或產品。
俗語云︰「一隻手掌拍不響」,政府應大力支持港科院與創科局雙軌行事,鼓勵其雙方互相緊密協作,強化香港「官、產、學、研」合作,提升香港全球經濟競爭力。
更多黃錦輝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