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水漲才能船高

By on February 17, 2016

本文作者老占,為《信報》撰寫專欄「俺俺占占

目前的中國互聯網行業面前,彷彿有一面厚重玻璃的天花板,看得到美好的天空,卻暫時撞不透,穿不過。

宏觀面原因有目共睹,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相比傳統行業,互聯網企業看上去日子不錯,但當實體經濟步入持續調整,中國互聯網反而持續上演種種瘋狂。資本遠離實業而蜂擁逐網,互聯網概念叢生,P/E逾百倍是為等閑,虛熱不少,其中有虛假成分,微觀面原因更多。中國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能在海外找到其原型,它們最初大都依託海外資本而生,Copy To China的模式與海外資本的作用。

阿里就是最大既得利益者,九十年代,它起步於B2B,服務於中國製造業,中小企急需管道衝出中國。到了2004年,阿里開始強化C的布局,連接消費者。淘寶的崛起,正是馬雲邁向規模化的重要原因,才有日後的Tmall及螞蟻金服。這主要還是建立在中國龐大製造業與人口紅利基礎上,它的未來,將取決於與實體經濟融合進程的順利與否。

但這兩種紅利都面臨暫時的冷卻。當前,製造業的難題是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這裏面涉及到整個工業體系的創新,而互聯網本質是種工具,在製造業原始創新上根本就幫不上什麼忙。人口紅利更面臨枯竭。中國網民已近7億,佔總人口50%,但如分析結構與分布,幾乎接近城市人口的九成,後續增量難度加大。

燒錢之後,沉澱、留存、轉化成什麼東西才最關鍵。「互聯網+」這個說法是正確的,但我們也不能將互聯網提高到萬能key的地步。它只是一種工具,始終建立在實體經濟的基礎上,實體經濟水漲,互聯網才能船高。

更多老占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