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期望預算案推科技券(莫乃光)

By on February 22, 2016

本文作者莫乃光為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為《信報》撰寫專欄「專業為公」

財爺將在2月24日公布財算案,其網誌則已上載宣讀演辭的「綵排」相片。(網上圖片)

財爺將在2月24日公布財算案,其網誌則已上載宣讀演辭的「綵排」相片。(網上圖片)

2月初,筆者舉辦了一場有關創新及科技政策的研討會,當天講者有軟件工程師出身的八十後IT創業家,亦有創業路上身經百戰的專家和大學教電腦工程的教授,分享了對發展科技面對的困難和對政府政策的看法。他們在幾方面的意見類同:政府撥47億元投資創投基金、中游研發和創業用意雖好,但須長時間才見成果;加上環球經濟步入寒冬,企業經營環境將更見艱難。有什麼政策能幫助刺激本地對科技服務的需求、協助業界培育更多人才和取得發展所需的投資?

歐洲行之有效

筆者今年初成立了4個工作小組,邀請來自業界、中小企專家,深入探討金融科技、智慧城市、教育培訓和採購政策方面所需的支援。經過多次討論,業界反映出的現象是企業並非不想用新科技,而是受實際的資金問題困擾。不少中小企表示,難以取得資金進行研發和購買新科技產品、申請政府資助手續繁複;另一方面,參與政府投標亦面對重重困難。發展智慧城市和金融科技方面,他們期望參與討論願景和如何進行試驗計劃,以免香港落後於對手。

筆者對周三本屆政府《財政預算案》的期望,是政策措施兼具前瞻、靈活性,同時對業界的燃眉之急有實際幫助,資助中小企應用科技為業界開拓市場、投入資源提升科技教育和推動金融科技創新,檢討法例的局限,是業界多次提出的訴求。

筆者多年來和業界一同爭取政府向本地各行業的中小企提供配對資助,以「創新及科技券」方式鼓勵採購資訊科技服務和產品,提升業界的科技水平和競爭力,從而帶動知識轉移,促進創新及科技產業的發展。有消息指出,新預算案除了讓部分中學生到科網企業實習、研究眾籌的法律問題外,最令業界期待的相信是「科技券先導計劃」。據稱,每張科技券上限為20萬元,以配對形式,資助企業購買科技服務和方案,整項計劃預計約5億元。

科技券並非新概念,自2004年在荷蘭首次出現以來,科技券制度已在歐洲行之有年,是傳統資助以外的重要政策之一。類似模式現已在多國和地區,如英國、瑞典、新加坡和台灣等採用。

冀支援中小企

然而,審批程序效率、可購買的服務範圍、 項目時限和服務者的選擇都對科技券的推行十分重要。筆者期望,合資格提供服務的機構能夠盡量惠及最多中小型科技企業,並鼓勵研發中心增強與業界合作提升生產力和創新力。

除了協助企業採購本地科技產品,政府作為最大的資訊科技用家之一,實在應帶頭採用本地資訊科技產品及服務。政府一直透過《優質資訊科技專業服務常備承辦協議》批出資訊科技服務合約,藉以推動本地資訊科技業的發展。《協議4》將在今年推出,但過往《協議3》批予中小企的合約數只佔總數的24%,而且政府的內部採購政策着重過往紀錄,項目價低者得,評審準則亦沒有特別支持本地中小企,實在幫不了本地科技企業或者初創業者參加政府項目。筆者將持續關注該協議的問題,亦要求公務員事務局檢討,增加以公務員體系聘請資訊科技職位,減少外判,推動政府內部的科技項目和創新。

最近筆者在立法會質詢中,詢問科學園和數碼港各個培育計劃過去數年的統計數據,了解創業支援對初創企業存活率、創造就業和取得跟進投資的情況,所得資料反映出這些培育計劃猶如溫室中播種和培育幼苗,但之後能否捱得過創業者的「死亡之谷」,需要對科技服務和產品需求蓬勃的市場。

筆者期望,財政司司長的預算案能夠對應資訊科技業界所需,帶動市場需求之餘,亦檢討本身作為最大用家,能否以身作則支持本地科技中小企。

更多莫乃光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