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人不窮怎麼當網紅(高天佑)

By on March 24, 2016

本文作者高天佑,為《信報》撰寫專欄「新聞點評」,此文為節錄版本,原文請按此。

papi醬「顏值」中上,被讚為「低配版」蘇菲瑪素,卻在短片中不顧形象地搞笑。(網上圖片)

papi醬「顏值」中上,被讚為「低配版」蘇菲瑪素,卻在短片中不顧形象地搞笑。(網上圖片)

有一個28歲上海女生名為papi醬,去年9月開始自拍搞笑短片放上微博,迅即引起瘋傳,大受歡迎,至今短短半年便擁有超過1200萬粉絲;儘管她尚未實行「商業化」,沒在短片加插廣告,基本上依然零收入,但上周六已有多家基金向她(嚴格而言是她設立的個人公司)進行「天使輪」投資1200萬元(人民幣.下同),讓其估值達3億元。

papi醬至今發表了20多條短片,每條長約數分鐘,筆者本年初首次知道這個人,看了她第一條短片,便忍不住花了2個多小時,把所有短片全部看一遍,有些甚至重看幾次,原因只有一個:實在十分搞笑。

她的搞笑題材皆來自日常生活,例如嘲諷上海人喜歡在講話時加插英文單詞,又自嘲女生們通常口是心非、沉迷購物、「有異性冇人性」等。

全國網民6億 化人氣為收入

papi醬的成功軌跡跟香港的100毛頗為相似,同樣憑着切合年輕人口味的搞笑,在主流媒體和明星藝人之外,於網絡圈異軍突起,再把人氣轉化為收入。儘管papi醬無法像100毛般沾手政治議題,但單從日常生活取材,亦成功達到搞笑效果。

筆者早於兩年前已斷言,華文內容創作者將迎來史上最好景的黃金時代(從商業角度言),乃基於內地人口市場龐大,再加上熱鬧的互聯網平台,讓最小眾的內容創作者都可找到財路。

記得在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外商流行一種講法:「中國有11億人,每人幫我買一對拖鞋,我都發達!」但事實證明,就算中國有11億人,也不代表一定會買你的拖鞋,這種講法很快淪為笑話,大批外商亦敗退。然而,在現今科網時代,這種講法卻變相局部成真,因為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內容創作者可用極低成本、極快速地接觸全國逾6億網民;不必所有人都做你粉絲,但只要抓到1%人的心,讓他們願意點擊廣告,便等於有600萬鐵粉市場,完全足夠商業化。

除了papi醬,還有一個「網紅」例子名為六神磊磊,本身是新華社年輕記者,愛讀金庸小說,於是開設了一個微信賬戶「六神磊磊讀金庸」,專門借用金庸小說情節,惡搞當下社會百態。如此小眾的主題,憑他個人的創作力,竟也吸引逾百萬粉絲,獲得大量廣告商贊助。

一朝發達恐損成功基因

不過,「人不窮怎麼當網紅」本身是papi醬一句搞笑,卻暗含一種現實矛盾。因為papi醬和100毛等「網紅」之異軍突起,很大程度在於其草根味,讓廣大年輕網民容易產生親切感和共鳴感,不像大V、傳統媒體般離地,並能沒顧慮和底線地搞笑。但「網紅」一旦不「窮」,像papi醬般獲得1200萬元注資,或像100毛般賺取數百萬元贊助費,草根味難免變味,逐漸須顧慮贊助商立場,等於一條一條枷鎖綁上身,恐會令搞笑效果打折扣,損害了原本的成功基因,這將是「網紅現象」所面對的一大挑戰。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