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邁向成為另類「全球央行」?(下)(沈旭暉)
昨天談及Facebook發行「全球幣」,作為全球uberization的又一波,影響可能難以預料。這種方便和低成本的轉賬,自然會傷害既定得利益者,即政府機關和銀行業人士。
「挖礦人」隨時血本無歸
由於加密貨幣完全是用家對用家(P2P),沒有政府或第三者可以介入和監察,其價值完全取決於供求定律,對政府來說,這等於財政黑洞。
如果愈來愈多人通過加密貨幣儲存購物力(或走資),政府可能逐漸失去宏觀調控經濟的能力。
Facebook用戶數量極龐大,帶來的影響,只會百倍現狀。我們不妨回顧幾年前內地興起的「挖礦熱」:所謂「挖礦」,就是用電腦算力解碼,解碼成功就會得到加密幣的幣值,然後那就成為市場流通的「幣」。市場有專門用來「挖礦」的電腦組合,以顯示卡來「挖礦」則是另一進路,也有集合很多電腦的「礦場」接受投資,按月向「租戶」提供回報。
後來內地突然一輪嚴打,不少交易所倒閉,連帶做礦機的公司,價值亦大起大落。加密幣市場比一般貨幣市場波動,不少投資了「礦場」的人血本無歸,而且「挖礦」要花費大量電力,在環保、成本角度都有其問題。
當Facebook發行自己的加密貨幣,它除了現在的社交、消閒、廣告商角色,逐漸也會連銀行的角色也擔任。「全球幣」與比特幣不一樣,前者受Facebook監管,後者則純粹信奉市場的無形之手。
得到金融權力的Facebook,可能一躍而成為網絡世界的另類央行,在用戶中建立另一種經濟模式,互相轉賬自不待言,還有小額的打賞、眾籌、創作,日後出碟、出書、找freelance工作、成立公司控股等,可能不用經過律師行、交易所和銀行,而由Facebook一站式承包,一律用「全球幣」結算。
只要Facebook在線下再游說一系列零售、服務行業接受「全球幣」,就會逐步壟斷用戶的衣食住行,還威脅現存的信用金融機構。當然,Facebook是否有能力擔此重任,或之後是否會侵犯自由私隱,則屬未知之數。
政府不想坐待「金融黑洞」
「全球幣」計劃的一大目標市場是發展中國家,例如印度,因為難以或不想使用傳統銀行服務的人,才最有誘因成為實驗品。印度本身已經流行電子支付,小商家習慣用手機處理財務,但印度政府對比特幣並不友善,該國議會甚至打算立法,把買賣加密貨幣定性為犯罪,大概是不想坐待「金融黑洞」蠶食政府的控制力。
Facebook要成為另類央行,自然要正面跟各國政府討價還價;假如你是印度政府,為什麼不自己建立一套類似方案,把國家權力結合到網上,而要受制於未必能控制的境外企業?這正是中國政府的思維,所以Facebook要進入內地市場,始終困難重重。未來世界的「央行」,可能是大國政府與Facebook一類私營加密貨幣巨頭鼎足而立,這也是未來全球治理不能單靠國家的大勢所趨。
(編者按:沈旭暉著作《平行時空2 – 解構本土主義崛起的世界》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其他沈旭暉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