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2030年機械人搶2000萬飯碗 製造業首當其衝

By on June 27, 2019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

目前,汽車業已大量使用自動機械人進行裝配工作;圖為瀋陽華晨寶馬的生產廠。(新華社資料圖片)

目前,汽車業已大量使用自動機械人進行裝配工作;圖為瀋陽華晨寶馬的生產廠。(新華社資料圖片)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最新發表報告顯示,預期到2030年,機械人將取代全球約2000萬份製造業職位,雖然這情況能促進經濟增長,但會加劇社會不平等的趨勢,研究機構呼籲各界採取行動避免。近年中國使用機械人的增幅冠絕主要國家,估計到2030年將使用多達1400萬個工業機械人。

研究人員評估,倘2030年機械人數目增加三成,全球經濟規模將因生產力提升而額外增加5萬億美元(約39萬億港元)。當中,需要重複性的工作最受影響,倉庫工人失飯碗風險更迫在眉睫;同時,機械人將逐步進入零售、醫保、酒店、運輸等服務業,遭機械人淘汰的製造業工人,想轉行也未必能找到類似職位。

知識密集城市少受影響

據估計,每個新的工業機械人會淘汰1.6個製造業職位,以低技術工人為主的地區首當其衝,即使在同一個國家,低技術工作地區的失業率將是高技術工作地區的兩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曾警告,機械人會加劇不公平情況;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去年也基於地理差異因素,指斯洛伐克西部的製造業職位被機械人取代的風險,遠高於挪威奧斯陸一帶地區。牛津經濟研究院補充,擁有知識密集勞工的大都會,如倫敦、巴黎、東京、首爾等,受製造業自動化影響相對較少。

需愛心創意職位難取代

數據顯示,自2000年以來,全球有約170萬個製造業職位被機械人取代,其中,歐洲佔40萬個、美國26萬個、中國55萬個。而2011年至2016年間,中國在非汽車業使用機械人的增幅高達267%,遠超同期南韓與美國的83%和40%。

但研究強調,自動化可提高生產力及促進經濟成長,從全球層面來看,機械人扼殺的職位數量,將與新增職位相若。至於一些需要愛心、創造力或社交智慧的職位,在未來數十年仍要由人類負責。牛津經濟研究院促請官員、商界領袖、工人和教師思考如何發展勞動力技能,以適應自動化日漸普及的時代。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