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2020年施政報告重點 (創新及科技)

By on November 25, 2020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天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封面繼續採用天藍色,寓意為香港帶來希望。(何澤攝)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天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封面繼續採用天藍色,寓意為香港帶來希望。(何澤攝)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表示,香港的大學科研實力雄厚,海內外人才滙聚,研發氛圍熱烈,創業生態環境蓬勃,過去3年多,通過國家科技部的支持、特區政府高層督導、跨部門協作、千億元投資,和落實《2017年施政報告》提出的八大政策方向,香港的創科發展可說是生機勃勃,甚至有人形容是開啟了創科的黃金時代。

為了鞏固香港作為亞洲領先的私募基金樞紐地位,會為在本港營運的私募基金所分發的附帶權益,在符合若干條件下,提供稅務寬免。政府已就建議諮詢業界,並正擬備相關法例,目標是在短期內向立法會提交修訂條例草案。

香港智慧城市藍圖

自2017年底公布《香港智慧城市藍圖》以來,政府一直致力落實藍圖下的各項措施,整體進展良好。其中,2018年推出的「轉數快」為香港的電子支付掀開了新的一頁,現時每月交易數字超過1 200萬宗,總額超過1300億元。在下月發布的《香港智慧城市藍圖2.0》,將提出超過130項智慧城市措施,目的是讓市民更能感受智慧城市及創新科技為他們日常生活帶來裨益。

為進一步推動「智慧政府」以至整個社會數碼轉型,將於今年12月推出「智方便」,初期會提供20多項常用公共服務,包括網上申請續領車輛牌照及電子報稅等,以及邀請其他公用事業在平台提供服務。我們期望商界能積極參與「智方便」平台。

政府將於下月發布《香港智慧城市藍圖2.0》,提出超過130項智慧城市措施。(政府新聞處圖片)

政府將於下月發布《香港智慧城市藍圖2.0》,提出超過130項智慧城市措施。(政府新聞處圖片)

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兩地政府正研究在香港園區首批樓宇落成前,由香港科技園公司承租及管理深圳福田科創園區的部分地方,讓有興趣開展大灣區業務的機構和企業先落戶深圳科創園區,因為在創科路上,沒有最快,只有更快,我們須不失時機,推動港深兩地的創科產業生態鏈,為香港青年人創造大量的就業和創業機會。

「傑出創科學人計劃」

人才是創科成功的關鍵。過去幾年,政府大幅提升本地研究生的資助和科技專才的培育。多位大學校長最近向我表示,由於近年本港的創科迅速發展,不少在海外工作的傑出科研人才,都有意到亞洲區發展,香港應把握機會為創科匯聚更多人才。政府建議推出為期五年的「傑出創科學人計劃」,估計將動用20億元。

青年科技人才

深圳擁有多間大型科技企業,在研發轉化應用方面需要大量人手。最近有企業主動聯絡我表示樂意為香港有志投身科技的青年提供在大灣區的就業機會。稍後在有關青年工作中建議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將特設數百個科技行業的名額。

政府建議推出為期五年的「傑出創科學人計劃」,估計將動用20億元,為創科匯聚更多人才。(政府新聞處圖片)

政府建議推出為期五年的「傑出創科學人計劃」,估計將動用20億元,為創科匯聚更多人才。(政府新聞處圖片)

粵港澳大灣區

自2019年2月中央政府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來,各中央部委已出台多份支持大灣區金融、法律、專業服務發展等政策文件和便利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居住、學習的措施。特首月初與廣東省及深圳市領導會面時,雙方同意要大力推進跨境基礎設施建設及通關便利化、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現代服務業合作、教育、人才培訓和青年交流、共建優質生活圈等工作;支持由特區政府推行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和「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

支援中小企

為令中小企更快捷、容易申請多個政府支援企業發展的資助,政府成立了「中小企資援組」提供一站式的諮詢及轉介服務。計劃擴大「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的資助範圍,為期兩年,以涵蓋由具良好往績的機構舉辦,以「本地市場」為目標及具規模的展覽會,和由貿發局及有良好信譽和往績的展覽商舉辦的網上展覽會,並放寬只限中小企申請的要求。

為進一步鼓勵專業服務業界在疫情穩定後加強向大灣區內地城市及海外市場推廣香港的競爭優勢和專業服務,政府會在「專業服務協進支援計劃」下預留5000萬元,資助主要專業團體參與由特區政府、貿發局及駐海外經濟貿易辦事處(經貿辦)舉辦的相關活動。

當局促進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盡早引入5G技術及應用。(中新社資料圖片)

當局促進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盡早引入5G技術及應用。(中新社資料圖片)

5G網絡建設和普及應用

第五代流動通訊技術(5G)不單是通訊業的重要基建,更是推動整體經濟升級轉型的引擎。主要流動網絡營辦商的5G人口覆蓋率預計今年內可達九成。政府計劃於2021年供應更多不同頻帶的5G頻譜,在速度、容量和覆蓋等多方面滿足各種5G應用的需要。此外,當局一直與兩家衞星營辦商商討將其位於大埔的衞星測控站遷往舂坎角電訊港,預計四年內可完成搬遷重置有關設施,屆時各流動網絡營辦商可更全面有效應用5G頻段及改善覆蓋。

為進一步推動5G應用的發展,政府已延長在「防疫抗疫基金」下推出資助計劃的申請期半年至明年5月,並且與多個公營機構合作,鼓勵各行各業運用5G技術。亦會促進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盡早引入5G技術及應用。

藝術科技

隨着科技發展,藝術與創新科技的融合已成為藝術發展的新趨勢,加上疫情期間,科技應用使我們可以足不出戶也能享受多種不同形式的視覺和表演藝術。科技應用擴闊了藝術的創作空間,為藝術和創意產業帶來新機遇。憑藉香港藝術家勇於嘗試、大膽創新的精神,特首相信只要政府積極推動和支持,藝術科技(Art Tech)在香港大有可為。

科技應用擴闊了藝術的創作空間,為藝術和創意產業帶來新機遇。(政府新聞處圖片)

科技應用擴闊了藝術的創作空間,為藝術和創意產業帶來新機遇。(政府新聞處圖片)

推動藝術科技需要跨政策局合作,政府已指派民政事務局局長牽頭成立包括創新及科技局、商經局及教育局的專責小組,並邀請相關界別代表和非政府組織一起制訂發展及推廣藝術科技的策略和措施。政府會更積極推動有關界別向「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創新及科技基金」、「電影發展基金」和「創意智優計劃」申請撥款,進行科技與藝術互融的發展和推廣計劃。已為此在各基金預留合共1億元,亦會提供場地和配套設施作實驗用途。

法律服務

香港作為國際法律樞紐,有迫切需要加強業界能力,利用現代科技提供法律和爭議解決服務。繼在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下設立「法律科技基金」和「新型冠狀病毒網上爭議解決計劃」後,律政司將積極研究發展「香港法律雲端」,一個配備先進資訊保安技術的線上設施,為本地法律及爭議解決業界提供安全穩妥及可負擔的資料儲存服務,繼而促進香港整體法律和爭議解決服務的長遠發展。

智慧出行

除了持續提升公共交通基建和服務外,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推動「智慧出行」,以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智慧出行」的其中一項重點是透過應用科技紓緩公眾泊車位不足的問題。就此,運輸署正積極推展六個自動泊車系統先導項目,並剛於9月底就荃灣海盛路首個先導項目公開招標,系統可望於明年投入服務。

環保藍圖

近三年間,香港在改善空氣質素、保育生態、發展可再生能源和節能減碳,以及建設轉廢為材及污水處理基建等多方面,取得良好進展。環境局正透過不同環保新措施,如資助現有私人屋苑停車場安裝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擴展全港18區回收網絡,以及推出「低碳綠色科研基金」等,支持「綠色復甦」,這不單可持續改善本地環境質素,同時還可創造綠色就業及經濟機遇,預計這些措施共可帶來數以千計的職位。未來一年,環境局計劃推出廢物管理長遠策略藍圖、本港首份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等,為停售傳統燃油私家車籌劃目標及更新《香港清新空氣藍圖》。

除了持續提升公共交通基建和服務外,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推動「智慧出行」。(政府新聞處圖片)

除了持續提升公共交通基建和服務外,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推動「智慧出行」。(政府新聞處圖片)

創造就業

政府會創造更多行業為本的就業機會,給有志投身該行業的人,特別是近年畢業的青年人。計劃的行業包括:

  • 綠色行業:在未來數年投資一系列環保項目,估計可創造4 000個涉及科研、建築和工程、回收及運輸的就業機會;
  • 建造行業:除了已規劃的大型工程,我已要求各工務部門全速開展各類政府建築物及設施的翻新、維修和保養,加快公眾街市的翻新和小型改善工程,而房委會亦會增撥資源,改善公共屋邨的環境及公用設施;
  • 創科行業:香港發展創科,需要更多科技人才,但短期而言,更多入行的職位都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大型科技公司。政府會提供工資補貼,由香港科技公司招聘員工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汲取經驗;
  • 物管行業:政府正與大型物管公司合作,資助他們聘用更多有意在物管業發展的青年人,並藉此提升行業的專業化和吸引力;
  • 創意行業:政府會善用各個支持電影、設計、文化藝術、藝術科技發展的基金,並考慮同樣提供工資補貼,讓更多有志從事創意產業的人士入行;
  • 法律專業:香港作為國際法律樞紐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加上剛在大灣區落實的律師專業服務開放措施,香港需要培育更多法律專才。

青年發展

青年是一個多元的組羣,他們有不同的人生目標。我在《2017年施政報告》中提出青年發展「三業、三政」(即學業、就業、置業、議政、論政、參政)的新方向,取得一定的進展。然而,經歷了過去一年的社會動盪、反覆的疫情和長時間停課,青年人的生活及學習模式受到一定影響,部分青年人對個人前景以及社會發展感到迷茫和無助。面對這個環境,政府會思考如何為青年人塑造一個讓他們健康成長、安居樂業、發揮所長的環境。我們亦期望青年人能放眼國家,把握大灣區在學習、就業、生活方面的種種機遇,開拓更廣闊的空間實現夢想。

政府會提供工資補貼,由香港科技公司招聘員工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中新社資料圖片)

政府會提供工資補貼,由香港科技公司招聘員工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中新社資料圖片)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

以香港的經濟和市場規模,青年人的失業率可能會維持雙位數字一段時間。另一方面,有7000萬人口的大灣區發展潛力卻十分巨大,能為香港青年人提供事業發展機會。在今年《施政報告》諮詢期間,不少企業表示若政府能提供補助,他們可在發展經濟高增長的大灣區為香港青年提供工作機會。為鼓勵和支持青年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和發展事業,特區政府將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在香港及大灣區有業務的企業,聘請及派駐本地大學畢業生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名額2 000個,當中部分為我早前提及的創科職位。

青年創業

愈來愈多青年人渴望透過創業一展所長,在傳統行業打工外尋找出路。青年發展委員會去年已在「青年發展基金」下推出全新的「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協助有意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創業的香港青年提供更到位的創業支援和孵化服務,並進一步回應他們在創業初期的資本需要。

當疫情穩定及恢復跨境旅遊後,民政事務局會資助十多個非政府機構推行「青年創業計劃」,預計批出約1億元,為近200家青年初創企業提供資助及向約4 000名青年提供服務。廣東及各大灣區內地城市已同意支持這個計劃,並會提供共享工作基地,以及讓香港青年享有與內地青年相同的待遇和支援。此外,特區政府將成立「大灣區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聯盟」,作為一站式資訊、宣傳及交流平台,進一步支持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創新創業。

「青年委員自薦計劃」

為青年提供更多議政機會,了解政府的運作,已將本屆政府推行的「青年委員自薦計劃」常規化及擴展至更多委員會。年齡介乎18至35歲的人士,可自薦成為指定政府諮詢委員會的委員。直至目前為止,透過「自薦計劃」直接或間接獲委任至諮詢及法定組織的青年人擔任約340個職位。諮詢及法定組織青年成員的整體比例亦已從2017年的7.8%上升至現時的13%,逐步趨向本屆政府定下的15%的目標。

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
https://www.policyaddress.gov.hk/2020/chi/policy.html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