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差評企鵝 (高天佑)
市值接近4萬億元的股王騰訊(00700),每年豪擲數以百億元對外掃貨,通常金額不在幾十億元以上的投資,都毋須勞煩老闆馬化騰親自操刀。但想不到,騰訊上星期入股了一家微信自媒體「差評」,區區3000萬元人民幣的交易,對於騰訊實屬九牛一毛,豈料惹起巨大爭議,最終要由馬化騰開腔叫停,且罕有地公開批評手下「沒有做好盡責調查」。
入股「洗稿大戶」惹嘩然
「差評」是成立於2015年7月的一個微信公眾號,主打科技類新聞,其特色一如其名,通常會從負面角度針砭一些科技公司和產品,相當於在購物網站上給予賣家「差評」,在「鱔稿」遍地的微信生態圈當中可謂別樹一格,再加上該公眾號文風幽默,擅於捕捉熱點和包裝內容,很快大受歡迎,據估計有數百萬粉絲。在這次騰訊入股之前,「差評」已完成3輪融資,估值接近1億元人民幣。
踏入科網年代,點擊率為王, clickrate相當於cash,「洗稿」所牽涉的利益比以往更巨大。別看輕這項工序,相比起直接搬字過紙抄襲,其實頗考功夫。首先要懂得預判熱點,並有鑑賞眼光,每日能在海量資訊中判斷哪些「稿」值得「洗」,繼而要有優秀的組織和表達能力以及文筆,才可洗出一篇靚稿,基本要求是青出於藍,甚至化腐朽為神奇。最後還要擅長包裝推廣,包括配上奪人眼球的標題和配圖,以及清爽的排版,更須精準衡量在什麼時段推送給哪些受眾。
因此,現時常見的現象是,有些公眾號辛辛苦苦嘔心瀝血的原創文章,即使內容甚具價值,卻因表達、包裝或推廣等方面未盡完善,clickrate只得一千幾百。但同一篇稿被「洗稿高手」取用和處理後,clickrate竟達到一百幾十萬。以「差評」為例,該公司有十數名員工,涵蓋文字、平面設計、宣傳推廣、大數據等領域專家整套服務,不只是「文抄公」那麼簡單。
某程度上,「洗稿高手」就像一位優秀編輯,協助原創者把內容提煉和包裝到最高水平,從而發揚光大。問題是,有別於作者和編輯合作關係,洗稿者實際上是不問自取,擅挪用他人原創內容,為自己謀取利益。這種行為肯定不利於鼓勵原創,亦被視為現時微信生態圈最大弊端之一。
不問自取歪風損原創
《食神》裏的薛家燕講過,摺凳作為七種武器之首,奧妙之處是可以隱藏殺機,「就算被警察捉到,都鋤你唔入。」同樣道理,洗稿奧妙之處,在於把論點、論據、論證過程等元素兜亂重新組合之後,在法律上很難被證實為抄襲。就連騰訊的公關總監張軍也曾經承認:「洗稿確實是一個業界難題,法理上它完全行得通。但做原創的人都知道,它在道理上完全行不通。怎麼判定?我們正在想辦法。」
據說,騰訊這次入股「差評」,是由旗下一個基金牽頭進行,加上金額細(按騰訊規模而言),所以就連公司總部亦不太知情。事發後,馬化騰坦言:「之前不知道這個case,原為效率而下放一些小額投資權給業務部門。目前看業務團隊並沒有做好盡責調查,我們會負責任解決好。」
一般情況下,投資和被投雙方若簽好合約,除非動用法律手段「踢契」,否則很難單方面反悔。不過以騰訊財雄勢大,就算賠錢解約也僅屬小菜一碟。今時今日對企鵝大帝來說,能用錢解決的問題便不是問題,包括斥巨資把潛在競爭對手招降;最頭痛的問題卻不能用錢來拆解,例如如何打擊洗稿行為,馬化騰恐怕又要失眠好幾個晚上。
更多高天佑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