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口老化問題加劇,銀髮市場快速冒起,惟護理行業正面對供求失衡,為方便護理員以自由工作(Freelance)形式投身居家服務,中介平台應運而生。有本地初創看好安老服務潛力,推出專為患病長者而設的居家護理服務,並推出專屬網上平台、手機應用程式等,方便護理員接工作。今次請來Evercare創辦人兼行政總裁王維駿,分享疫情為公司帶來的商機,並探討居家護理市場的潛力。
主持:(陳)陳施敏 《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王)王維駿 Evercare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陳:為何選擇提供專為長者而設的居家護理服務?看到什麼市場或客戶需要?
王:現時香港安老院舍輪候時間長、宿位需求高,反映不少長者無法獨立生活。相比南韓、新加坡、台灣等地,香港長者住院比例高出兩三倍,主因是香港人幾乎個個都要上班,難以成為全職照顧者;一旦家中長者無法自理,便習慣安排入住院舍,忽略其他選項。
在香港,居家護理屬於較新概念,但在歐美、澳洲等已相對普遍。居家護理服務即由受過相關培訓的專業護理人員,包括註冊護士、物理治療師、護理員等,上門為長者提供檢測、配藥等服務,維持長者生活質素,紓緩其家人身心負擔,長遠有助減低醫療系統壓力。
紀錄清晰消除拖糧憂慮
陳:疫情期間,客戶增長速度有何改變?疫下招聘護理人員時遇到什麼困難?
王:公司現在主要提供3種服務,第一,出院後復康護理,這是需求最高的服務;第二,新冠疫情服務,包括上門採樣、院舍採樣等;第三,為人手不足的醫院或院舍提供護理人員支援。受限於防疫措施,市民難以到院舍探訪長者,自2020年疫情爆發後,更多人開始認識並接受居家護理服務,公司客戶亦有明顯增長。
護理行業正面對供求失衡問題,故公司致力改善護理人員的體驗。護理人員包括註冊護士、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護理員等,可在公司網上平台登記,建立個人檔案,以自由職業者形式接工作。
去年10月,公司針對自由職業者的需求,推出手機應用程式,特設出糧功能,詳列每一單工作薪酬及入賬情況,增加透明度,消除他們對拖糧的憂慮。
公司現有數千名護理人員,包括全職及兼職員工。為保障護理人員安全,公司會為他們提供快速檢測包,檢測結果必須陰性才能上班;一旦出現任何病徵,會安排其他護理人員替補。
專人到戶採樣核酸檢測
陳:公司近日因應本港第五波疫情,為有需要的安老院舍免費提供上門核酸檢測,目前完成多少個採樣?
王:第五波疫情高峰期間,社區檢測中心的輪候時間一度長達十多天;加上部分長者須長期臥床、不便於行,當時我們收到大量安老院舍查詢,希望提供上門新冠核酸檢測服務,對象為長者及院舍員工。
自2020年疫情爆發,公司與政府認可化驗所合作,推出上門新冠病毒檢測服務,由註冊護士為客戶採樣,累積了一定經驗。有見部分院舍資源緊絀,公司更決定為有需要的院舍提供免費上門採樣及核酸檢測。至今已完成數百次免費上門檢測,未來亦會繼續為有需要的院舍服務。此外,公司計劃與不同機構合作,例如屋苑等,為有需要的長者免費上門接種疫苗。
冀社區券資助更加普及
陳:公司於2016年成立,就你觀察,社會對居家護理服務的需求或取態,幾年來有何改變?
王:比起5年前,除了市民取態,政策上亦有明顯轉變。推動居家護理服務,需要公私營機構共同付出,不能依靠單一持份者。人口老化令需求不斷增加,醫院床位永遠不足夠。我相信疫情過後,居家護理市場會繼續增長。
以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社區券)為例,公司與社會福利署合作,為長者提供家居為本的服務,讓長者可透過社區券,以高達95%的資助額使用上門護理服務。不過,現階段的社區券數目只有8000張,要滿足社會需要,仍有漫漫長路。
公司每年營業額穩定增長,目前已收支平衡,現為數碼港培育計劃培育初創,未來亦有計劃融資。公司冀與更多夥伴機構或醫院合作,讓長者出院後的護理流程更順暢。日後亦希望將業務,拓展至粵港澳大灣區市場。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