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虛擬先人 (沈旭暉)

By on June 4, 2019

本文作者沈旭暉為《信報》主筆(國際),為《信報》撰寫專欄「平行時空」,此為節錄版本,原文請按此。

何謂生死,在現在的網絡時代,也開始有了不同概念,在未來世界,又會如何?最近牛津大學互聯網研究所的學者發表了一項研究,推斷到了2069年,社交媒體Facebook的死亡用戶人數將會超越在世用戶人數:現時Facebook有超過20億用戶,在Facebook推出8周年時,已累計有3000萬用戶離世,按此假設每日有8000用戶逝去,到了本世紀末,就有14至49億用戶死亡,成為全球最龐大的「數碼墳場」。

現在,有不少人會在逝去親友的Facebook賬號悼念死者,Facebook也推出配備AI的紀念工具,方便親友緬懷,進行「虛擬拜山」。在AI科技日新月異下,AI能夠模仿真人對話,作出真人般的情緒反應,模仿言語動作,連逝去已久的黃家駒,也能再現舞台與弟弟擁抱。

最龐大「數碼墳場」

最近主持《CEO的未來世界》節目時,說過語音辨識技術,能令AI模仿不同歌手、不同曲風作曲,隨時能創作一首「原汁原味」的已故歌星「新歌」。在大家都會在聊天軟件語音對話、全民直播的年代,每個人的聲線及形體動作都紀錄在網,AI對話早已不陌生,各式各樣的聊天機械人chatbot早已普及,iPhone的Siri從過往一板一眼的機械式應答,已有了更人性化的反應。當人類的一舉一動、一個表情都被網絡收集,AI隨時能完美扮演任何一個人,虛擬先人與後人對話,已不再是天方夜譚。

在AI科技日新月異下,AI能夠模仿真人對話,作出真人般的情緒反應。(Freepik網上圖片)

在AI科技日新月異下,AI能模仿真人對話,作出真人般情緒反應。(Freepik網上圖片)

此刻,我們自然知道chatbot不是真人,只是虛擬出來的對話軟件,法律上也不會承認先人的chatbot代表真人。但假如有一日,AI技術發展得連先人的思想也能模擬,chatbot與本人的界線,又會否消失?例如當遇到遺囑爭議時,法律上只會承認死者在個人意志下白紙黑紙的最後一份遺囑,但要是未來AI可準確預測死者思想,爭議各方會否參考AI,預測的死者意願,來判斷哪份遺囑才是有效版本,法庭又會否承認?這只是AI與真人界線模糊化後,種種法律難題的冰山一角。

難辨對方是否真人

在2019年,我們仍能透過直接的語音或視像對話,來判斷對方是否真人。但假如在未來,我們單憑語音視像,已不能判斷對方是否AI,又會如何?在互聯網3.0時代,我們早已習慣線上交流,真人見面變得愈來愈少,有多少人仍能直接要求與對方面對面交流,來判斷對方身份?要是不知對方已逝,我們隨時會以為一直保持聯絡與狀態更新的AI,就是先人本人。

所以如何處理先人一生的大數據,並不只是「清理遺物」那麼簡單,涉及的複雜問題,足以顛覆未來社會倫理秩序。還有科學家宣稱這些數據加上AI和不斷發展的生物科技,終有一天,能讓人類永生、先人「復活」,今天看來自然天馬行空,但先嚴謹處理「虛擬先人現象」,卻是必須正視的第一步。

(編者按:沈旭暉著作《平行時空2 – 解構本土主義崛起的世界》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推斷到了2069年,社交媒體Facebook的死亡用戶人數將會超越在世用戶人數。(Freepik網上圖片)

推斷到了2069年,社交媒體Facebook的死亡用戶人數將會超越在世用戶人數。(Freepik網上圖片)

0604_P21

其他沈旭暉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