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莞式服務再崛起 (高天佑)

By on November 13, 2019

本文作者高天佑,為《信報》撰寫專欄「新聞點評」,此為節錄版本,原文請按此

深圳擁有華為、中興、騰訊、大疆、比亞迪、平保、華大基因等明星企業,被視為「地球經濟中心」,現在「落難」也格外引起關注。(路透資料圖片)

深圳擁有華為、中興、騰訊、大疆、比亞迪、平保、華大基因等明星企業,被視為「地球經濟中心」,現在「落難」也格外引起關注。(路透資料圖片)

深圳GDP失速續受關注,但不只一位在粵省經營電子製造業的朋友向筆者表示,不妨把目光移往深圳毗鄰的東莞,事關當深圳第三季經濟急劇放緩,東莞卻強勁加速,走勢迥異。其背景是自去年以來,很多深圳廠家基於租金成本而遷到東莞,實屬一個經濟圈內部正常流動分工現象,亦是所謂「大灣區規劃」之原意。現時問題在於深圳能否進一步創新,真正扮演「中國矽谷」。

貿戰傷「深」 商戶旁遷

先講數據,深圳GDP增幅由上半年的7.4%,急劇放緩至首三季的6.6%,明顯嚴重失速。但與此同時,最受惠於深圳廠房外遷的東莞,GDP增長由上半年的6.9%,躍升至首三季的7.2%。此外,區內另一工業重鎮佛山,GDP增長亦由上半年的6.9%,略微加快至首三季的7%,更比去年全年增速(6.3%)提升0.7個百分點。

換言之,在中美貿易戰及環球經濟放緩格局下,廣東省身為中國GDP第一大省兼人口第一大省,整體經濟受壓實在難免,但目前放緩程度仍屬輕微,唯獨深圳「特別大鑊」,加以該市近年出盡風頭,擁有華為、中興、騰訊(00700)、大疆、比亞迪(01211)、平保(02318)、華大基因等明星企業,被視為「地球經濟中心」,現在「落難」也格外引起關注。

靠車程近租金平搶客

深圳工業園區廠房租金水平,在2015年時每方米大約15至18元(人民幣.下同),到現在翻倍至30至35元,相比之下,目前東莞租金約18至25元,兩地車程不用半小時。租金吸引以外,東莞自從去年由梁維東出任市委書記,便積極從深圳「搶客」,包括提供稅務和土地優惠,並承諾提高行政效率、優化營商環境,實行要以「莞式服務」贏取廠家的心。數數手指,廠家若從去年開始規劃搬遷,大約就在今年下半年逐步完成產能轉移。

很多深圳廠家基於租金成本而遷到東莞,實屬一個經濟圈內部正常流動分工現象。(中新社資料圖片‵)

很多深圳廠家基於租金成本而遷到東莞,實屬一個經濟圈內部正常流動分工現象。(中新社資料圖片)

說起東莞,其經濟有過幾輪興衰與轉型,在改革開放之前屬華南魚米之鄉,後來成為「三來一補」等低端工業重鎮,亦是著名的「中國淫業之都」;自千禧年後廣東省「騰籠換鳥」,低端工業流失至東南亞和非洲,加上209事件(2014年2月9日,央視報道東莞淫業猖獗情況)之後大舉掃黃,當地經濟陷入幾年低谷,直到現在憑着承接深圳的中高端科技工業,可望再次崛起。東莞現有人口850萬,GDP總量排名省內第四,僅次於深圳、廣州與佛山。

分工轉移 暗合灣區初心

實際上,世上大部分科技中心都是由工業中心起家,隨着規模擴大及研發水平提升,土地和人力等資源不敷應用,於是land intensive和labor intensive的生產工序轉移到較低成本地區,只留下更高增值的總部營運與研發部門,藉此實現分工,優化資源配置。因此,不論深圳人士抑或外部觀察者,都不能只聚焦於深圳一個城市,應放眼整個經濟圈格局,這也是所謂「大灣區規劃」之原意。

當然,有些工業中心實現「去工業化」後,不一定就能順利升級為科技中心,上世紀八十年代後的香港正是經典例子,基於理工人才不足、回歸前景不明朗(導致移民人才流失,並衍生搵快錢心態)等因素,未能充分發揮原本一些優勢條件。

深圳今時今日也擁有理想條件,科研根基已較當年的香港更深厚,加上「工程師紅利」,能吸納全國源源不絕理工人才,形勢十分有利,且看能否更上層樓,配合東莞、佛山等省內兄弟,推動大灣區以至全中國經濟實現升級轉型。

(編者按:高天佑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更多高天佑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