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港推動創科生態,資金人才固然重要,但支援初創企業起飛的配套,例如今次介紹的創業加速器(Startup Accelerator),亦是滋潤企業成長的土壤。總部設於倫敦的Entrepreneur First(EF),去年3月在香港設立新辦事處,致力從全球招攬創業生力軍。上月19日更首次在港舉行投資者日,13間來自香港及新加坡的初創,逐一介紹研發原型或試用版產品。
EF香港總經理田植鏘(Lavina)透露,EF跟其他創業加速器計劃的分別,在於後者主要招攬逐漸成形、已有創辦人團隊及創業計劃的初創,EF卻是「招攬人才而非創業Idea」,以全球人才創業投資作定位,「不論你是剛剛PhD畢業,抑或已經在銀行工作15年,都是加入EF後才找創業拍檔,一齊『砌』一間公司及創業計劃出來。」
首輪50人 半數深科技背景
EF香港的企業建設計劃一年舉行兩次,每次歷時大約6個月。以去年7月啟動的首屆計劃為例,選秀名額定於50人,當中約莫50%具備深科技(Deep Tech)背景。
Lavina指出,參加者在首3個月,只須找共同創辦人,以及真正建立一間公司,「今天A跟B組成一隊,若果討論過程中發現彼此理念不合,可立即拆夥,再找另一人,總之不斷試。」她笑言,平均來說,每位參加者大約組隊2.4次後,才找到最適合的拍檔同組公司。
以其中一間參加投資者日的初創Neurum為例,它透過大數據和被動傳感(Passive Sensoring)技術實時檢測個人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兩名創辦人之前亦跟其他人組過隊,但要到計劃的第六個星期,兩人才「找到對方」;有參加者本來想透過科技,將內地病人的病歷數碼化,後來遇到合適拍檔就轉變計劃,改為開發水下無人機(Underwater Drones)。
3個月後,部分參加者由於找不到合適拍檔而離隊,剩餘的人合共組成22間初創,最後EF揀選其中7間,各自投資約5.5萬美元,並在往後3個月栽培它們成長,「會不斷問他們問題,指導他們驗證(Validate)其創業計劃,並籌募種子資金。」
7間被選中的初創中,不見金融科技(FinTech)身影,Lavina坦言感到意外,但認為此乃好現象,證明香港這個國際城市,除主打的金融服務業以外,在 AI、醫療科技等範疇一樣可誕生具潛力的初創。
不過Lavina亦觀察到,隊伍存在一些初創常見弊病,「例如有了產品或解決方案(Solution),才想用Solution來找問題(Problems)。」她認為,初創不應倒果為因,同時應放眼未來,「因為當前的問題,也許已有十萬人想辦法解決;你應該想想5年後有什麼問題,目前又有何科技將之解決。」
EF香港田北辰千金掌舵
向初創企業分享經驗,Lavina絕對有資格。作為立法會議員田北辰的千金,她在美國史丹福大學主修東亞研究(East Asian Studies),畢業後加盟Google,期間先後派駐美國、中國和日本,曾協助Google進軍神州,建立和管理廣告服務平台Google AdSense中國團隊。
工作4年後她重返校園,於美國哈佛商學院修讀MBA,畢業後投效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並在2012年建立自家鞋履品牌Portovelo,每賣出一對帆布鞋,品牌便會捐贈15份飯餐予慈善團體Flourishing Futures,幫助蒙古貧窮孩童,至今已捐贈逾4.6萬份飯餐,「我想消費者每次穿起我的鞋子,都會記得蒙古有貧困小孩,因着你買了這雙鞋子而有東西吃。」
不過,科技才是她的主業。去年成為EF香港總經理之前,她先後効力過Airbnb和Student.com兩間科企,最大感受是領袖(Leader)地位舉足輕重,表表者是Airbnb共同創辦人兼行政總裁Brian Chesky,「他說Airbnb不只為人們提供房子,更是建立關係及將陌生人連結左一起。這才是真正能傳達公司使命(Mission)和願景(Vision)的領袖。」
成功關鍵增員工歸屬感
來到EF香港這個新環境,Lavina希望將過往經驗傾囊相授,「(初創)重點是你(創辦人)想改變什麼;再來是企業文化,它應該圍繞公司使命和願景而建立。當初創要招兵買馬,若沒有一套企業文化,以及為員工帶來激勵因素(Motivating Factor),員工很快就會離開。」
Lavina認為關鍵詞是「透明度」,「讓同事清晰知道你今天這樣的付出,明天會為公司帶來那樣的回報,如此一來,同事對公司會有Sense of Ownership。」
採訪、撰文:陳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