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害怕錯失」現象 (車品覺)
筆者過去兩篇文章都在論述電報是網絡效應的首例。在電報網絡發明大概100年後,電話網絡開始出現,然後互聯網誕生,線上化、網絡化、智能化已經變得愈來愈成熟,並孕育了大數據時代。人工智能科技被廣泛應用,所衍生的數碼經濟吸引着全球目光。
互聯網的出現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天然屏障,至今全球逾半數人口都能以極低成本接入互聯網。在網絡效應推動下,互聯網已經完全滲透各領域,徹底改變我們的生產模式及生活方式。
隨着雲計算和機械學習算法的普及,人工智能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推動力,把數據驅動的智能提升到一個全新高度。然而,這過程帶來的收穫不僅是技術上的進步,也有數據思維革新並大幅度提升組織的創新能力。
企業若想賺取數碼經濟的紅利,先要明白數碼經濟的快速增長與網絡效應息息相關。我們可以用電報網絡作為例子,來解釋網絡效應,每多一個新的城市加入,其他已使用電報的城市便會得到更多客戶,城市之間訊息聯通所產生的商業機會也相應增加,所以網絡效應貢獻的價值,剛好與網絡中的節點數目成正比,網絡愈廣泛,效應便愈大。
當今最典型的生活例子莫過於微信,使用微信的朋友愈多,對作為用家的你,使用價值就愈大;反之,若大部分朋友改用別的軟件,你也會毫不猶豫把原來的刪除。類似這樣的例子,今天比比皆是。
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普及,大數據與人工智能融入到產品開發,網絡傳輸已不再是簡單的訊息傳遞,而是更多即時智能應用。怪不得有人把這種網絡焦慮現象稱為「害怕錯失」(Fear of Missing Out, FOMO),對於一些自我控制能力薄弱的人來說,似乎有被智能應用設計者「愚弄」的感覺。
商家都希望客戶停留在產品應用的時間多一點,表面上無可厚非,但如果遊戲廠商利用客戶的心理狀態,再透過數據分析不斷挽留你,令你欲罷不能、產生依賴,影響正常生活,你願意嗎?
(編者按:車品覺著作《覺悟.大數據》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更多車品覺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