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的挑戰與樂趣 (盧煜明)
本文作者盧煜明,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研究)、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及化學病理學系系主任,為《信報》撰寫專欄「教育講論」。
如果你問30年前的我,為何喜歡科研?我會回答因為興趣。但真正踏足科研之路後,發現光是興趣遠遠不夠,還要毅力、堅持及優秀的合作團隊,才熬得過動輒8至10年的「艱苦期」。
年輕人若想加入科研的世界,現在的路比以前更寬廣,政府不斷增加資源,發展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及金融科技等範疇,推動香港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加上剛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大力支持,相比筆者在1997年加入中大專注研究「無創產前檢查」時的社會環境,現在的整體科研氣氛大為改善,喜歡科研的朋友有更多發揮空間。
很多同學問我,對創科有興趣,應從何入手?科學世界遠遠大於教科書覆蓋的範圍,若想尋找創新的靈感,不妨擴闊閱讀範疇,去一趟圖書館翻閱《發現》(Discover)、《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等科普雜誌,了解科學家為何會「靈機一閃」,繼而憑着其研究改變世界,十分有趣。
閱讀不同領域的科研文章,隨時會帶來「靈感」,筆者有切身體會。1997年,我從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讀到兩篇文章,指癌細胞的DNA可在「血漿」和「血清」而非「血細胞」中找到,這有如醍醐灌頂!當時筆者已斷斷續續於母體「血細胞」尋找胎兒DNA達8年而未果,赫然發現一直被丟到垃圾桶的「血漿」可能是寶!既然細小的癌腫瘤都可以釋放足夠的DNA於血漿中讓科學家發現,何況大如胎兒?於是團隊馬上改弦易轍,轉往「血漿」找尋胎兒DNA。結果,這兩篇關於癌症的文章,讓看似沒太大關連的「無創產前檢查」打通經脈,順利誕生,大大減低孕婦因抽羊胎水導致流產的風險。
別小看高中的數學書
科研路上挑戰重重,解決了上述的難題,下一個難題接踵而來。研究團隊希望從母體血漿中的胎兒DNA測出唐氏綜合症,又花了整整10年時間。唐氏綜合症的成因,是胎兒細胞裏的第21號染色體多了一條,所以要檢測胎兒的DNA。可是,在母親的血漿中,胎兒與母親的DNA混在一起,如何分辨?後來,我們想到高中數學教導過的「泊松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決心一試。先不厭其煩, 把所有血漿中的DNA分拆,進行單分子測試,透過「泊松分布」的方式運算,終於成功化解難題,找出胎兒DNA的訊號。經過不斷研發,10年後的2017年,血漿DNA檢測更延伸至早期鼻咽癌,令更多人受惠。由此可見,廣泛的知識基礎就是解決難題的靈感之源,現今網上資源豐富,不論 YouTube或《探索頻道》(Discovery Channel),科學知識唾手可得,可能就是你將來成功的基礎。
懂科學企業家和律師
從科研路走上創業路,又是另一個艱辛的旅程。筆者與研究團隊曾經成立了兩間「初創企業」,包括生物科技公司雅士能(Xcelom)與思為諾(Cirina——後來與另一家企業合併為GRAIL)。在兼顧科研與創業的過程中,發現香港缺乏具備科學知識的行政管理人員,往往要由科學家兼任「半桶水」的企業家,舉步維艱。培育科研人才固然重要,同時,香港亦應着手栽培有科學認識的企業家,這樣方能讓學府裏的學術研究轉化為惠及世人的科技產品。
科學家們更應該好好利用法律,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實驗室裏的新發現,須及早註冊專利,並由專業法律人士準備有關文件,可惜香港仍然缺乏熟悉科研知識產權的法律專才。「無創產前檢查」曾數次被人侵權,其中部分訴訟於香港法庭審理,是一場痛苦的戰爭,前後轉換了四名法官,才有人肯為案件判案。物色律師時,又發現全港專長打專利官司的大律師亦只有三人,一人代表被告,一人代表原告,第三人已接近退休年齡。可見香港熟悉科技專利的法律人才非常有限。若想科學家放心在本港做研究,香港必須急起直追,培訓具備科研專利知識的法律人才。
科學與倫理並行發展
與此同時,創新科技需與道德倫理及法律體制並行發展。DNA檢測逐漸普及,日後甚至可了解一個人的天賦才能與疾病風險,如果幼稚園憑檢測結果決定收生,是否涉及歧視?美國早於2008年已落實《基因資訊反歧視法案》(Genetic Information Nondiscrimination Act), 保障個人基因資料。有見及此,香港政府於2017年亦成立基因組醫學督導委員會(筆者是成員之一),檢視應用基因組學涉及的規管及道德倫理問題。
科研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科學、教育、經濟、法律各個界別共同的事,我期望有志從事科研的年輕人建立扎實的知識,亦期望社會共同努力,帶動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讓科研可以更廣泛走進社會,造福人群。
撰文:盧煜明
更多教育講論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