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不敵「唱高散貨」(高天佑)
現今投資炒作概念來得快、去得快,好似今年3月份,「港版直播帶貨」主題炙手可熱,刺激TVB(電視廣播)(00511)和HKTV(香港科技探索)(01137)股價暴漲;豈料時隔數月,兩家公司先後「發盈警」,拖累股價急挫。講到底,「帶貨」業務未必不可行,但外界對之存在兩大誤解,其利潤未必如很多人想像那麼豐厚。「直播帶貨」帶動的往往屬「衝動型消費」,股市熱炒概念則很易造成「衝動型投資」,令股民墮入「唱高散貨」陷阱。
話說今年3月初,TVB宣布跟阿里巴巴(09988)達成協議,將攜旗下藝人登陸淘寶「直播帶貨」,預計今年內至少開展48場直播show。鑑於「帶貨」最近兩三年在內地非常火熱,一位頂級主播每場直播動輒可創造逾10億元人民幣銷售額,所以不少人預計,擁有大量明星藝人資源的TVB,跟淘寶「強強合作」商機無限。該消息刺激TVB股價快速炒起,由原本約3.8元,短短幾日內漲至最高17.9元,累升接近400%。
與此同時,前身為網絡電視台、再轉型電商業務的HKTV也加入戰圈,在3月8日宣布會在手機App推出100條「直播帶貨」頻道,讓所有商戶每星期7日、每日24小時直播,直接向該電商平台逾150萬客戶「帶貨」促銷,此消息刺激HKTV股價單日曾急升45%。一時之間,「港版直播帶貨」主題炙手可熱,備受股民憧憬。
多方因素造就過億生意
然而,筆者早於3月9日已在〈直播「帶股」易氹客「付鈔」難〉一文作出提醒,股民別對「直播帶貨」概念期望過高。很多人對於該類業務存在兩大誤解,首先是以為很容易吸客付鈔,例如香港隨便一個二三線藝人,憑名氣光環,便能在直播中創造數以億元銷售額。這種看法顯然低估了內地網民「智商」,實際上,內地的「帶貨天王」、「帶貨天后」們不僅口才出眾及擅長捕捉消費者心理,更對各自的主打領域(例如化妝品、健康食品、科技產品等)擁有專家級知識,甚具信服力,再加上品牌商願意提供「真着數」(大割價薄利多銷),齊集多項成功因素,方可取得「億億聲」生意額。
自從宣布跟淘寶合作,TVB至今已進行十多場「直播帶貨」,平均每場銷售額不足1億元人民幣,成績不算太差,但恐怕遜於不少人當初預期。
豐厚利潤只是假象
第二個誤會是以為「直播帶貨」利潤很高,實際上並沒大家想像那麼豐厚。舉例說,一場直播銷售額1億元,通常約七成由品牌商「落袋」(因其提供貨品及承擔物流成本),另外大約一成屬於平台佣金,最後兩成才是主播收入。假設一家電視台跟淘寶合作「直播帶貨」,平均每場銷售額5000萬元,電視台可獲1000萬元收入,但須支付藝人出場費及分紅,真正歸公司入賬的大概500萬元;倘若每年直播48場,便有2.4億元收入。
作為比較,TVB 2022年營業額和淨虧損分別約36億和8億港元。換句話說,如果每年從「直播帶貨」獲得兩三億元收入,對該公司「不無小補」,卻未足以「一命救全家」。
(編者按:高天佑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