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協作平台助攝影師攬客 (KaChick張珮琪 林樹榮)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對於專業攝影師而言,「影靚相」不難,跟客戶溝通才麻煩:揀選哪張照片、哪裏需要調整、修改前後對照等,若只使用雲端儲存空間和一般通訊軟件,會十分費時失事。本地初創KaChick開發出照片協作平台Gump,方便攝影師與客戶遙距交流,未來更希望建立亞洲NFT(非同質化代幣)市場,以區塊鏈保障攝影師創作版權。今次請來KaChick聯合創辦人張珮琪及林樹榮,分享他們在疫市經營平台的心得。
主持:(陳)陳施敏 《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張)張珮琪、(林)林樹榮 KaChick聯合創辦人
陳: Gump平台跟坊間同類產品有何分別?有什麼競爭優勢?
張: 公司於4年前成立,之前主打旅遊攝影配對服務,惟疫情打亂原定計劃。我們留意到超過八成攝影師都依賴傳統的雲端儲存空間,惟這些工具並非針對攝影而設,攝影師交付照片的流程頗為繁瑣。因此,我們決定開發Gump平台,解決這些問題之餘,亦嘗試業務轉型。
針對專業攝影師需要,平台除了基本的雲端儲存,還提供選圖、塗鴉與評論、修改前後對比等多個互動功能,旨在讓攝影師與客戶的溝通更順暢。平台背後由亞馬遜AWS技術支援,提供可靠的保安之餘,其上傳速度亦相當不俗。
港台越菲增長速 擬融資
平台主攻亞洲攝影師,推出至今約10個月,已有來自60多個城市、逾4萬位攝影師採用,照片數量超過100萬張。香港、台灣、越南及菲律賓均為我們的主要市場,3地用戶都錄得快速增長。
陳: 平台在疫情期間推出,適逢作為主要用家的攝影師工作量大減,會否擔心影響營業額?
張: 我們初時逐一邀請攝影師試用,增長依靠口耳相傳;亦會舉辦社群活動,如每周在Clubhouse、Zoom等社交平台舉辦分享會,以至攝影比賽等。在開拓海外市場時,我們會發掘當地攝影師擔任宣傳大使,藉此打入他們的圈子。
疫情下,不少工作轉到網上,甚至有攝影師在整個拍攝工作期間幾乎完全沒見過客人。由雙方配對階段起,到拍攝、交付照片、後續溝通等,當這些流程變成虛擬,更需要完善的方法處理。雖然活動、婚禮等攝影需求減少了,但電商、食物、產品之類的攝影需求飆升,跨國攝影工作亦見增加。由於各國封關,以往企業會派遣攝影團隊到外地拍攝取景,如今可通過我們物色當地攝影團隊,遙距指揮整個工作。
攝影需求不會消失,無論是個人或企業,只不過是類別或呈現方式有變。公司過去一年錄得7位數字營業額,今年將啟動Pre-A輪融資,目標是籌集100萬美元(約780萬港元),下一步計劃開拓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尼市場。
拓KOC推廣營銷見效
陳: 據知KaChick在疫情期間開拓以用家為主的KOC(關鍵意見消費者,又稱微網紅)推廣營銷業務,成效如何?
林: 有關業務去年11月起在台灣推出,與萬豪酒店集團合作,安排攝影師帶KOC到酒店影相,再由KOC把照片貼上社交平台作宣傳。跟KOL(網紅)的分別在於,KOC是「素人」,其分享的體驗更真實、更有說服力,吸引身邊朋友到酒店消費。
目前公司與5間台灣酒店合作,成效不俗,網上互動如社交平台點讚、評論數超過3000次,較傳統宣傳手法更有效。我們正與香港、澳門,以至內地酒店商討合作,如疫情持續緩和,最快在今年暑假推出。
研亞洲版NFT市場
陳: 如何在保障用戶私隱的同時,以科技更好地運用照片數據?
林: 平台現主力改善攝影師的工作流程,下一階段將引進人工智能(AI)技術,如追加人臉辨識、照片分類等功能,方便個人以至企業用家快速搜索所需照片。目前已完成原型,料今年第三季進行測試。
另一方面,公司正跟數碼港一家金融科技初創合作,開發一個有關攝影師的亞洲版NFT市場,攝影師把作品放到區塊鏈平台上註冊後,每張照片都有一個代幣作為認證,再把作品放到平台上拍賣或出售,好處是可保障攝影師的版權,為攝影行業開拓新市場,讓攝影師的作品更易獲得別人鑑賞、更具價值,而並非只放在Instagram「呃Likes」。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