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場無真愛 股壇無夢想 (高天佑)
騰訊(00700)首季業績遠勝預期,純利達到232.9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飆升61%(證券商原本預計變幅介乎倒退1%至增長27.5%)。主要驅動力仍然來自手機遊戲和社交網絡,某程度上屬於「食老本」,然而這份老本愈食愈巨型,難免令人想起近日內地瘋傳的一篇潮文〈騰訊沒有夢想〉,但正如「歡場無真愛」,股壇也不必談夢想;一家上市公司應有之義是在合法範圍內做正當生意,為股東賺錢,股東有錢後可以自己去做善事甚至「追夢」。在這方面,剛退休的長和(00001)創辦人李嘉誠堪稱典範。相反,動輒sell夢想的上市公司往往是陷阱,例如樂視網(300104.SZ)。
騰訊變巴郡無可厚非
在騰訊首季度735億元收入當中,最重要依然是網絡遊戲(288億元)和網絡廣告(107億元),分別按年增長26%和55%,貢獻逾半營業額。特別令人意外是網遊業務,事關去年大熱的《王者榮耀》被指無以為繼,又遭官媒狠批為「精神鴉片」,整體網遊行業還被當局加強監管(包括限制未成年人每日打機時間,以及禁止在遊戲中扭曲歷史),因此多家大行原本估計,騰訊今年首季網遊收入將會倒退。豈料該業務不但沒褪色,更強勢增長逾兩成,有點超乎意料。
在此岔開一筆,文首提及的〈騰訊沒有夢想〉這篇潮文,主要是批評騰訊「正在喪失產品能力和創業精神,變成一家投資公司。這家快20歲的公司正在變得功利和短視,它的強項不再是產品業務,而是投資財技」。
押中《堡壘》跑贏《王者》
觀乎騰訊首季網遊業務令人驚喜,某程度上印證了上述講法。筆者上月便在〈堡壘英雄救企鵝〉指出,儘管在今年首季期內,騰訊的《王者榮耀》和《絕地求生》(PUBG)這兩隻重頭遊戲之間出現青黃不接,卻意外地跑出一隻《堡壘英雄》(Fortnite)。該遊戲尚未在中國市場推出,惟單憑歐美市場收入,已晉身為3月份全球最高收入遊戲(據Superdata統計);因此不少人預期,待這款遊戲引進中國後,整體賺錢能力有望超越《王者榮耀》,換言之騰訊又挖到一隻大金蛋。
不過,《堡壘英雄》並非由騰訊自行研發,而是來自其於2012年收購(斥3.3億美元獲得48.4%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的美國遊戲商Epic Games。事實上,騰訊的收購個案又豈止這一遭,筆者早於去年11月寫過〈馬化騰點解買買買〉,分析騰訊在全球之收購布局;據粗略估計,騰訊自2013年至今已收購或入股了接近300家公司,平均每年有超過50單「刁」,不但比最大競爭對手阿里巴巴多出一倍以上,投資額規模亦超乎相關範疇任何私募基金。因此,上述潮文形容騰訊「變成一家投資公司……強項不再是產品業務,而是投資財技」,並非沒有根據。
然而,就像筆者在〈馬化騰點解買買買〉指出,騰訊憑着其強勁現金流加上逾10億用戶基礎,四出收購具潛質的新興公司,再向它們「賦能」(提供資金及用戶),從經營角度看實屬上上之策,一方面能把企鵝王國護城河不斷擴闊,又毋須冒上太大風險,還可以提前把潛在挑戰者招降為旗下馬仔,基本上有贏冇輸。這其實就像股神畢非德旗艦巴郡的經營之道,但未聽過有人批評巴郡「沒有夢想」,反而人人把畢非德捧上神枱,每年巴郡股東會都有幾萬人爭相朝聖。
講到底世界很大,在不同場景有不同玩法,例如走進足球場不應該打網球,去歡場消遣亦不宜高呼「我要初戀」追尋真愛。在股壇同樣應該講賺錢,而非談夢想。相反,若有上市公司經常以「夢想」為賣點,投資者就應緊記「事出反常必有妖」,宜格外警惕。
更多高天佑文章:
[ English Version ]
How M&A activities keep Tencent on fast-growth track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