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魚塘試養大閘蟹 (舜達科技 黃鎮濤)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漁護署數據顯示,2020年本港水產養殖業產量為3322公噸,僅佔漁業總生產量3%。有本港初創在今年初嘗試以智能科技協助魚塘塘主量化水質數據,並養殖大閘蟹等高產值物種,冀為行業帶來曙光。今次請來舜達科技行政總裁黃鎮濤,談談如何用科技協助本港養殖業轉型。
主持:(陳)陳偉健 《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黃)黃鎮濤 舜達科技行政總裁
陳:本地水產養殖被視為夕陽行業,問題在哪?
黃:產值過低是本港魚塘荒廢原因之一。傳統上,香港魚塘飼養的水產如烏頭、鯇魚等利潤很低,塘主扣除魚糧等營運成本後發現「計唔掂數」,便無意經營下去,下一代亦不想接手。
作為科技園的園區初創,舜達主力研發感測器及物聯網技術。看到業界傾向研究智慧城市方案,卻忽略漁農業等本地生產價值,因此跟從事保育工作的朋友合作,嘗試以科技量化魚塘水質,幫助本地塘主改養高利潤水產,提升其存活率及縮短生產周期。以大閘蟹為例,最適合養殖的溫度為攝氏22至24度;而香港夏天平均溫度達攝氏32至33度,魚塘需要科技等支援,提升蟹苗存活率。
養殖貴價水產助轉型
陳:科技如何幫助水產養殖?
黃:雖然大家看得到水,惟難以了解實際狀態。我們開發的水質監測物聯網系統,可24小時監測水質,量化水位、水溫、酸鹼度、溶氧度等各種參數,並在天氣出現變化時發出警告,例如香港的雨水普遍較酸,下雨後魚塘酸鹼度會隨之改變。研發團隊及塘主可基於測量數據作出行動,例如添加益生菌或增氧。現時,我們魚塘的大閘蟹存活率達50%,可跟內地江蘇省看齊。我們亦會收集大數據並以人工智能(AI)技術分析,了解香港天氣變化對水質、水產存活率,以及生長周期的影響,上傳至區塊鏈記錄下來。
陳:改裝為智能魚塘須投資多少金額?如何吸引現有塘主嘗試?
黃:投資金額主要視乎魚塘深度及面積,一個約2萬方呎的魚塘,需要在四角各設置一套淡水感測器,每套售價10多萬元,一個魚塘就須投資約40萬至50萬元。
對塘主而言,採用智能科技不僅可增加高產值物種如大閘蟹的存活率,亦可減少人手的工作量,幫他們「計掂條數」。團隊已為4個魚塘安裝感測器系統,分布於上水、流浮山等地區。
明年目標產量1500萬隻
陳:售價上,港產蟹較國產蟹貴,本地養殖水產市場前景如何?
黃:今年是我們首年出產本地大閘蟹,因此想先做好食安標準,並嚴格遵守漁護署訂下的守則及限額,讓市民可以安心食用。團隊每星期到實驗室檢驗其二噁英及重金屬含量,預計今年大閘蟹產量約50萬隻,明年目標產量為1500萬隻大閘蟹。
其實除了大閘蟹,其餘本地養殖水產都「有得做」,前提是必須滿足食安標準。畢竟香港是一個有品質保證的地方,希望可傳承這件事,吸納年輕人入行。另外,我們亦將引入澳洲小龍蝦等高產值水產物種。
陳:團隊其中一個魚塘位於古洞,即政府提出的北部都會區附近,有擔心當局因發展而收地嗎?港府對科技養殖支援足夠嗎?
冀政策扶助而非扼殺
黃:我反而不太擔心,畢竟是政府政策,如最終收地的話,我們亦無可奈何。我相信,發展亦離不開生態保育,尤其古洞有不少候鳥保育區,生態與建設要如何取得平衡,十分重要。
政府一直有推行不同工作,如漁護署帶頭推廣新興科技養殖,亦提供相關資助供業界申請。對業界來說,資助當然愈多愈好,惟科技養殖並不限於物聯網技術,如食安或魚塘管理,都屬科技養殖範疇。
如何活化魚塘吸引年輕人入行,使水產養殖不致淪為夕陽行業,以至利用大數據分析設置魚塘的合適位置,均屬可探討的科技養殖議題。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