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手機夜間模式證實無助入睡

By on April 29, 2021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人類視網膜細胞接觸光源時,會產生一種「黑視蛋白」物質,告訴大腦保持清醒及警惕。(Freepik網上圖片)

人類視網膜細胞接觸光源時,會產生一種「黑視蛋白」物質,告訴大腦保持清醒及警惕。(Freepik網上圖片)

都市人普遍患有手機依賴症,就連睡覺都機不離手。各大手機製造商紛紛增設夜間模式,試圖降低手機屏幕發出的藍光,聲稱有助用戶入睡。近日美國楊百翰大學(BYU)一項研究指出,即使用戶啟用夜間模式,亦無法改善睡眠質素,研究結果發表在期刊Sleep Health

科技網媒New Atlas報道,科學家數十年前就發現,人類視網膜細胞接觸光源時,會產生一種黑視蛋白(Melanopsin)的物質,有助調節人體的晝夜規律,告訴大腦保持清醒及警惕。這種蛋白對藍光尤其敏感,因此人們普遍認為,睡前使用手機將影響睡眠質素;夜間模式則能把屏幕色調變暖,幫助入眠。

為了驗證這一理論,楊百翰大學研究團隊聯同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進行實驗。

團隊邀請年齡介乎18至24歲的167名年輕人,他們分成3組,分別是睡前一小時在夜間模式使用手機、在一般模式使用手機,以及睡前一小時完全不使用手機。

各大手機製造商紛紛增設夜間模式,試圖降低手機屏幕發出的藍光。(法新社資料圖片)

各大手機製造商紛紛增設夜間模式,試圖降低手機屏幕發出的藍光。(法新社資料圖片)

整個實驗為期7天,受試者須在床上至少要睡8小時,並在手腕佩戴監測器,以記錄其睡眠活動;被分配在使用手機組別的測試者,還須在手機安裝一個應用程式,以監控手機的使用情況。

團隊分析測試者的睡眠數據,包括入睡時間、總睡眠時間,以及睡醒的頻率等,發現3組人在睡眠方面沒明顯差異;測試者使用夜間模式後,其睡眠質素不會更勝其他兩組人。

保持心情平靜更重要

其後,團隊又把測試者分為兩組,一組平均睡眠7小時,另一組每晚睡眠少於6小時。團隊發現,在睡眠7小時的組別,就寢前不使用手機的測試者,其睡眠質素略有改善;惟就寢前使用手機的另外兩組人,睡眠質素沒任何差異。入睡少於6小時的組別,無論睡前有否使用手機、使用一般模式或夜間模式,實驗結果都沒不同。

實驗結果反映,當身體感到足夠疲累時,睡前的任何活動都不會影響睡眠。研究團隊認為,比起手機屏幕發出的藍光,使用手機時的心情,反而更容易影響入睡。若想改善睡眠質素,就寢前最好避免使用手機,減少藍光影響之餘,還要保持心情平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