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三大奇蹟 (高天佑)
一遇瘋雲便化龍,現今人人講雲端(cloud computing),所有大型科企都要靠此食糊。好似微軟(Microsoft)公布Q3業績,單季商務雲端收入按年猛增41%至96億美元,遠勝市場預期,刺激昨晚股價一度飆升5%,市值衝破一萬億美元,重奪全球最大市值上市公司寶座。更值得探究的,其實是微軟背後三大「奇蹟」:一、身為44年老店,在瞬息萬變科網年代,威到今時今日;二、創辦人蓋茨退休後,公司愈做愈好;三、徹底錯失了流動網絡機遇,卻迅速谷底翻身。
44年老店仍長青 靠雲端食糊
首先介紹一下現時的微軟,就以最新Q3業績為例,該公司有三大板塊生意:一、以Windows、 Xbox、Surface為主的個人電腦業務(Personal Computing),當季收入107億美元,按年增8%;二、主打Office和LinkedIn的生產力與商業流程業務(Productivity and Business Processes),期內收入102億美元,增長14%;三、商務雲端業務(Commercial Cloud),收入急升41%至96億美元。
由此可見,微軟該三瓣業務基本上三分天下,各佔總收入三分一左右,當中最搶眼、貢獻最大增長、最具前景的自然是雲端業務;但也別忽略個人電腦和生產力業務在原有巨大基礎上仍錄得8%和14%增幅,實在不俗。總的而言,微軟TTM(最近12個月)營業額和純利分別達1222億和334億美元,按年增長15.4%和27.4%,難怪其股價這3年來累漲接近兩倍,壓倒Amazon、蘋果和Google,穩居全球最大市值公司;按現價計,微軟預測市盈率僅約22倍。
目下香港和內地很多企業均到了需要交棒的時候,大家最關注「基業長青」,特別是在科網年代,莫說一家企業傳承成疑,就連整個行業也隨時會被顛覆,故此,微軟是很值得探究的個案,一來該公司自1975年創辦至今已44歲,在科網行業算是老店,可是不但未衰落,反而能維持一哥地位;二來其創辦人蓋茨自2006年退休後,基本上不再過問業務,CEO也換了3個,卻無礙公司愈做愈好(例如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將於今年9月退休,之後阿里業務若能像微軟過去十多年般保持穩定和增長,小股東相信飲得杯落)。
錯失機遇 極速拓新業務翻身
微軟能有今日成績,在2014年接棒的現任(第三任)CEO Satya Nadella被視為一大功臣,其於任內大力推動微軟轉型及開拓雲端業務。對於外界好奇的「微軟奇蹟」,他去年出版了一本書Hit Refresh: The Quest to Rediscover Microsoft’s Soul and Imagine a Better Future for Everyone,嘗試提出三點解答:一、重新找回微軟的靈魂,不在於PC電腦抑或Smartphone手機,而是「幫助全世界的每個人、每個組織都能貢獻更多、成就更大」;二、改變的動力來自同理心,必須深刻理解客戶未說出口、未被滿足的需求,然後方談得上轉型及開拓新業務;三、改變要由內發動,不在於由領導層從上而下命令,而是在每個員工內心凝聚共識和信任,讓他們自發轉變,轉型才可成功。
家底厚成優勢 公司讓員工發揮
不過,筆者略嫌Satya Nadella提出的三點解釋流於門面說話,畢竟成王敗寇,大贏家講什麼都會被奉為真理。在此筆者嘗試再補充兩大根本原因:一、微軟家底夠厚,現今全球逾10億部PC仍裝有Windows系統,如此「屈機」優勢既給予微軟充分試錯空間,不致錯失一兩個機會便翻艇,亦為其轉型提供現金流和客戶基礎;二、蓋茨從來不是「霸道總裁」型強勢領導,既重視產品細節,同時一直讓員工有充分發揮空間,並保留一定組織灰度(有點像騰訊馬化騰),所以他退休未造成太大影響,其烙下的企業DNA亦讓微軟更能適應時代變化,得以多點開花。
(編者按:高天佑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更多高天佑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