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投資者蘇智安指港窒礙創業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
香港創業環境艱難已是不爭事實,天使投資者蘇智安早於科網泡沫年代已涉足初創投資,過去十多年見盡本地創業百態。他坦言,香港生活成本高,令本地瀰漫一種要「搵快錢」才能生存的氣氛,窒礙創業空間。縱然有人才、資金充裕,但缺乏優秀科網大企業,未能起到培育及示範作用。至於近年在港冒起的初創公司,除了要經得起本地市場考驗外,能否到海外落地,亦是成功與否關鍵之一。
生活成本高 逼人搵快錢
蘇智安除了是電子零件銷售商AV Concept(00595)行政總裁外,另一個身份亦是本地早期天使投資者,多年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成功投資,首推現時街知巷聞的「Call貨車App」GoGoVan。去年阿里巴巴創業基金亦有份投資GoGoVan,算是為近年本地初創企業爭一口氣。然而,創業土壤並非由一兩間公司可以養肥,蘇智安感嘆說:「香港單是結婚、生仔、供樓,已經打消一堆人的創業念頭。」生活成本太高,是創業的重要障礙之一,除非有家庭在背後支持,否則很多人不願放手一博,「香港逼着人們要搵快錢來生存」。他稱,外國初創企業內,不乏一批專業人士任創辦人,但香港的律師、會計師等,一定不會走去創業。
本地市場細 政府乏注資
企業因素亦是關鍵,一河之隔,中國內地有「BAT」。蘇智安表示,不少在中國創業的科網人才, 均來自騰訊(00700)及阿里等,這批大企業既培養大批熟悉何謂互聯網的人才,更成為初創企業的金主。奈何香港正正缺乏科網企業,別說一萬億元市值,有10間、8間百億元市值,情況已經會大為不同。
雖然香港不乏資金及不介意投資初創企業,但蘇智安認為,投資初創未盡完善。一來不少人投資時,領投人身份是主要考慮因素,「嘩!李嘉誠都投,當然要投啦」,初創企業商業模式反而成為次要考慮因素。二來,政府或相關機構未能在初創企業萌芽期注資,令不少有潛質的公司因缺乏資金而倒閉。「香港有一個天生問題,就是市場太小」,蘇智安指出,香港初創企業不能只做本地市場,但進軍海外是重大考驗,不同中國、美國,一旦在國內成功,就可以一路走下去。
蘇智安身兼兩職,他笑言,自己看投資項目時,亦為上市公司找技術、業務合作夥伴。投資初創最大目的,純粹是為了賺錢,這是一場考眼光的比賽,「真正落袋都有5億元」。
據他多年經驗,選擇項目時最怕遇上一些不願意接受意見的創辦人,因為初創企業在發展途中,要經常因應市況而變動,「我最鍾意做測試員,最好讓我試到有漏洞」。他認為,這樣可以提供更有用建議予創辦人,從中亦更了解所投資的項目。
採訪、撰文:岑梽豪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