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86獨角獸值15萬億 近八成來自中美 螞蟻最重磅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內地胡潤研究院昨天發布《蘇州高新區•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截至2020年3月31日為止,今年全球有586間獨角獸(估值超過10億美元而未上市的初創)企業,上榜獨角獸企業總價值12.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約14.5萬億港元。
是次榜單列出的獨角獸平均在9年前成立。今年共有586間,比去年增加92間,升幅達18.6%。全球近一半獨角獸(278間)在亞洲、美國矽谷有122間(佔比21%)。意大利、俄羅斯、墨西哥和荷蘭,是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最高但找不到獨角獸的國家,非洲則只有一間獨角獸企業。
中美兩國佔全球獨角獸總數近八成,美國以233間領先中國的227間,英國、印度分別以24間和21間,排在第三和第四位。中國以北京為總部的獨角獸有93間,登上全球獨角獸之都,跑贏三藩市的68間;上海以47間緊隨其後。香港穩守第19位,惟名次落後於深圳(第五位)和杭州(第六位),也不及大灣區的廣州(第12位)。
字節跳動估值第二大
要數最具價值的獨角獸企業,阿里(09988)旗下螞蟻集團(前稱螞蟻金服)以一萬億元估值蟬聯榜首。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雖然旗下TikTok近日受華府封殺令威脅,仍以5600億元估值穩坐全球第二大獨角獸,估值一年間跳升了600億元。
排名第三及第四位的企業,同樣是來自中國,分別是滴滴出行及陸金所。剛剛有載人飛船返回地球的SpaceX,以2500億元估值進佔第五席。內地快手、菜鳥網絡及加州大數據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則首次躋身全球十大獨角獸。
至於估值變動方面,89間獨角獸錄得增長,23間估值下降。其中美國支付平台Stripe表現標青,估值增長五成至2500億元,排名亦提升5級,攀上第六位。去年第九位的WeWork,其估值按年蒸發1900億元,跌至只有200億元左右,失落前100強名銜。
紅杉投資逾百間佔五分一
若果以不同行業劃分,電子商務比例最多,全球有89間獨角獸;其後依次為人工智能(63間)、金融科技(63間)、軟件服務(53間)及共享經濟(33間)。
從企業數量來看,中國以電子商務為主,其次是人工智能和金融科技;美國方面,SaaS和人工智能領域的獨角獸最多。
鍾情投資獨角獸的機構,今年以紅杉資本最成功,旗下有109間公司上榜,相當於全球五分一獨角獸;其次是騰訊(00700)、軟銀和IDG,分別有52間、51間及41間;阿里巴巴位列第八,共計有25間獨角獸。谷歌、微軟、蘋果公司及Facebook排名較後,全部首20名不入。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融入學習 須掌握三大程式(黃岳永)
還記得2022年底美企OpenAI推出ChatGPT後,教育界對是否在教育中應用人工智能(AI)態度兩極。眨眼間ChatGPT面世接近兩年,學校也知悉AI對下一代的重要性。
- Posted September 6, 2024
- 0
-
2G服務將告終 全面迎接5G(林國誠)
2G流動通訊服務曾經在九十年代末期,為電訊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大眾首次享受到流動通話、短訊和基本的數據服務。2G流動網絡的出現,更直接令流動通訊服務在香港得以普及,打好香港領先全球流動通訊領導地位的基礎。
- Posted September 6, 2024
- 0
-
國產手機|vivo V40 5G首配蔡司鏡頭
內地手機品牌vivo在本港推出智能手機V40 5G,機身厚度僅7.58毫米,重量僅190克,配備6.78吋3D玻璃雙曲面屏幕,解像度為2800×1260像素,內建最高512GB儲存空間。
- Posted September 6, 2024
- 0
-
吸金機器?|AI初創SSI成立三個月吸78億
由美企OpenAI聯合創辦人之一兼前科學總監蘇茨克維(Ilya Sutskever),其聯合創立的人工智能(AI)初創Safe Superintelligence(SSI),專注開發超越人類能力的所謂「安全」AI系統。
- Posted September 6, 2024
- 0
-
社媒X信任度陷谷底!|廣告商減投放 加速離棄社媒X
市場研究公司Kantar發現,由於擔心仇恨言論及其他有毒內容,廣告商對X的信任度「處於歷史低點」;26%受訪者更計劃2025年起,削減該平台的廣告支出。
- Posted September 6, 2024
- 0
-
智能手機之戰|Samsung中國銷售弱將裁員8% 涉約130人
外資撤出中國及裁員潮席捲而來,南韓傳媒《首爾經濟日報》報道,三星電子計劃裁減中國銷售部門員工8%,相當於約130人。
- Posted September 5, 2024
- 0
-
一起體驗未來工作空間(湛家揚博士)
很高興開始為《信報》EJ Tech定期撰寫文章。我在創科行業具30多年經驗,見證着香港這10年來從被動使用科技,轉變為全球創科樞紐的非凡變化,希望日後的文章會讓你感覺與我一起親身體驗活動,並從中得到啟發。
- Posted September 5, 2024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