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香港中文大學一班研究人員最近研究植物種子儲存蛋白的分子機制,並利用一種新的序列標籤,把有應用價值的蛋白,引導到種子細胞內的儲存室。新技術或有助開發利用植物生產疫苗的技術;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科學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
可大量生產疫苗抗原
相關研究由中大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黃錦波及其研究團隊,聯同中大卓敏生命科學教授姜里文一同負責。團隊指出,在種子形成的過程中,植物細胞中的液泡分選受體,能夠識別一些對種子發芽過程重要的蛋白,分辨其序列標籤上的特別電荷及疏水性等分子特性,從而挑選需要儲存的蛋白類型,並將它們送到種子的儲存庫「蛋白儲存液泡」。
之後研究團隊利用擬南芥植物進行實驗,在一種螢光蛋白中加上新設計的序列標籤,該標籤成功被液泡分選受體識別,引導螢光蛋白進入儲存液泡中。黃錦波表示,透過改造序列標籤,醫藥界可以把蛋白引導到種子液泡中,令植物轉化成「蛋白工廠」,大量培植有應用價值的蛋白,例如用作生產疫苗的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