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作2030 (高天佑)
相比起「中國製造2025」,內地打工仔或許更期待「中國工作2030」,皆因社科院日前發表報告,建議自2030年起,在全國範圍實施「周休三日」,又稱「四天工作制」,比起現時大多數打工仔每周上班五天或六天,硬生生放多一至兩日假。但另一邊廂,內房公司富力(02777)剛發表內部通告,禁止員工午睡,而且食lunch時間削至半粒鐘,基本上放低筷子就要極速歸位搏殺,「不得利用中午時間辦理私人事務,例如外出購物、散步」。可見願景很美好,現實往往很殘酷。
work-life絕不balance
近年,全世界社會學家和HR達人都在提倡work-life balance,惟若以時間計算,兩者其實日益不balance,工時(work)愈來愈長,享受生活(life)時間則愈來愈少。
據美國勞工統計局資料,去年當地全職打工仔平均每日工時(只計在辦公場所)達8.89小時,較2007年(即iPhone面世那年)的8.45小時增加接近半粒鐘。這還不算過分,原來去年全職打工仔在家中處理公事(例如覆email、趕Powerpoint等)時間達到每日3.28小時,亦長於2007年的2.92小時。
若把辦公室上班和家中處理公事時間加起來,美國全職打工仔去年每天平均工時達12.17小時,較2007年長了48分鐘。按當地每年260天工作日計算,意味着打工仔每年工作時間較10年前增加12480分鐘或238小時,等於每年額外做多20幾日,work-life balance從何說起!
為什麼科技愈進步,打工仔愈地獄?據估計背後有三大原因。首先,科網技術亦進一步促進全球化,令不同經濟體之間競爭更加直接、全面和激烈。又以美國來說,過往只有底特律、得州的藍領工人面對中國廉價勞力競爭,白領和專業人士尚可他他條條保住飯碗;但現今包括customer service、IT系統、程式編寫、美工設計、翻譯等工作,都可透過互聯網outsource到中國和印度等地。換言之,跟10年前相比,美國更多範疇的打工仔面臨中印勞動力隔空搶飯碗,需要更加搏命才可保住份工。
另方面,包括侍應、廚師、清潔員、維修技工、建築工人等本地從業員,尚未可以被機械人或國際勞動力取代,而隨着近年美國經濟向好,僱主對這些工種的需求增加,從以往經濟不景時要員工削減工時或放無薪假,到現在改為重金利誘他們加班,這也是帶動整體工時延長的因素之一。
老闆最想員工24 x 7候命
其次,手機上網令生活和通訊更加方便,但對於打工仔實屬雙刃劍,皆因會令老闆和客戶期望你24 x 7隨時候命。雖說近年不少大企業推出HR溫馨提示,勸喻上司勿在非辦公時間向下屬發電郵和傳訊息,但似乎實效甚微,畢竟上司及上司的上司均面對苛刻KPI壓力。
最後,科網熱潮興起除了造就一批startup傳奇及英雄人物,也帶動「搏殺文化」重新崛起,漸跟work-life balance理念分庭抗禮。不論美國矽谷或中國杭州與深圳的科網公司,隱然都以每日工作17、18小時之「鐵血精神」為榮,甚至競相「邊個夠我慘」。阿里巴巴員工在「雙十一」當日要帶睡袋返工,Tesla老闆Elon Musk索性睡在工廠地板上,日前接受訪問時透露:「我身上件T恤一星期冇洗。」
內地「周休三日」得個恨字
至於香港,據統計處資料,去年全職打工仔每周工時中位數為45小時,跟10年前相差不大。但誰都知道,香港工作環境有一點比美國更地獄,就是OT往往沒有補水,所以未必全面反映於官方統計。瑞銀早前對全球71個主要城市的打工仔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香港打工仔每星期「真.工作」時數為50.11小時,冠絕全球,最短則是法國巴黎的30.84小時。
無論如何,社科院提出的「周休三日」實在寄託了全國打工仔美好憧憬,最好把「中國工作2030」正式寫進憲法。事關據說,只要在中國憲法有寫而香港《基本法》沒提及的事情,便同樣適用於香港,而《基本法》暫時未有關於工時的條文。不過,在這美好一天來臨之前,打工仔只能自求多福,如何實現work、money和life之間balance?可從筆者新書《中產必須死》找到一點啟示。
更多高天佑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