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數快」鞏固港金融中心地位 (鄧淑明博士)
自從香港金管局於兩年前發出首批儲值支付工具(SVF)牌照,以智能手機操作的電子支付便迅速發展。根據金管局的數字,今年第二季儲值支付交易總額逾410億元,按年上升近三成;總交易量約15億宗,按年升一成。近日,其中一家機構更宣布在不足一年半內吸納了100萬名客戶。
金管局9月30日推出的快速支付系統「轉數快」,功能更進一步,既解除不同銀行及電子錢包系統之間轉賬的阻隔,年中無休兼全日24小時運作,實時交收清算,市民只須以手機號碼或電郵地址作為收款人識別代號,便可即時進行跨銀行及SVF營運商的資金轉賬。同時,系統支援港元或人民幣「雙幣」支付,有利旅遊業。周全的功能可謂領先全球,也無疑是金融科技(FinTech)上的一大突破。如果實施成功,有望如當年八達通技術出口到外地,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轉數快」這種電子支付不但方便市民和零售業,也可為商戶積累消費行為數據,用作分析客戶行為,改善服務。同時,因為所有交易都有根有據,有研究證實電子支付愈流行,貪污腐敗的情況愈少。香港會因而成為更宜居、更高效、更廉潔的智慧城市。
然而,仍有不少市民依然對電子支付的私隱和保安有顧慮。今年8月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公司公布的《流動電子支付:從顧客至商戶的電子轉型》調查,逾五成市民對使用電子支付持保留態度,原因是網絡安全及個人私隱問題。9月中,警方公布有人盜用他人信用卡後登記電子支付用作提款的案件;9月底,Facebook的5000萬個賬號被黑客入侵,以致毋須密碼也能控制有關賬號,個人資料或會被竊。種種事故令人不禁觀望這些嶄新支付方式。因此,「轉數快」要獲得廣泛支持,必須加強大家對保安的信心。
此外,個人數據私隱問題也受關注。除了可考慮效法歐盟今年5月實施的私隱條例,西班牙巴塞隆拿去年的試驗計劃也不妨參考。當地推出一個名為「區塊鏈去中央化市民自主數據」的試驗計劃,市民可自行決定哪些個人資訊可以「公開分享」並自訂條件,例如向誰公開和設置什麼限制。這些資訊包括喜好愛惡、身處位置、社交媒體數據等,數據可協助政府改善出行、教育及其他服務。
私人數據有價有市,如市民能掌握及管理交易數據的去向,即對商戶能否以電子支付數據作其他用途或交第三者使用有決定權,對個人私隱的擔憂便能大減,有利促進電子支付的普及。
更多鄧淑明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