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還要上學嗎?全球新世界「學習革命」 (沈旭暉)

By on October 30, 2017

本文作者沈旭暉為《信報》主筆(國際),為《信報》撰寫專欄「 國際學海迷津」,此為節錄版本,原文請按此。

互聯網上的學習不是教師可控,多元觀點、知識的並存,反而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網上照片)

互聯網上的學習不是教師可控,多元觀點、知識的並存,反而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網上照片)

日前與教育專家程介明教授敍舊,喜見他雖然已屆退休之齡,思想卻極其前瞻,當無數學界、教育界既得利益者沉迷於「影響因子」,在小圈子圍爐取暖,他卻警告隨着資訊科技革命,整個界別正面臨天翻地覆的改變,知識的傳遞、知識的建構方法、師生關係等,都在互聯網普及下脫胎換骨。於是筆者向他拿了一些學校資訊,其中有不少警語值得與大家分享。

大家不妨先回顧傳統學習的基本原理。據程教授分享的教育界傳統認知,「學習」本應有六大原則;原理雖然簡單,卻已不是傳統華人家長喜愛「spoon-feeding」所能領略:

一、學習是認知世界,是人類對外部世界賦予意義的過程;而整個過程,人類是主動的,而非被動接收並建構知識。

二、在學習過程中,每個人都參與知識建構,而不能簡單理解為知識由一方轉移到另一方。

三、知識的建構在於經歷,人的經歷是學習之根本,有怎麼樣的經歷,便有怎麼樣的學習。正因如此,在教育中,多樣化的經歷可豐富其學習,且為必須。

四、學習因人而異,造成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結果的差異,是因為他們的成長環境、經歷不同,亦因個人條件不同而產生。因此,必須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並因材施教。

五、學習過程中,理解和應用是同時進行的,兩者相互滲透,而實踐本身,就是最好的學習(令人想到鄧小平思想的精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六、人類學習是群體活動,群體學習是人類的基本學習過程,當中包括交流與分享。

綜合以上原則,學習並非單向傳遞知識的過程,學習者也不只是知識接收者,同時是參與整個社會的知識建構。在昔日教學環境,這些原則知易行難;但有了互聯網,特別是講求用者提供內容、再有大數據整理、人工智能分析的新時代,「學校」這個編制,卻幾乎可以完全被取代。然而,也有不少人質疑,互聯網是否真的可以加強教育效率,還是如大家在Facebook(fb)一樣,並沒有擴闊對外的認知,只是重複「回音室效應」?

協作於學習環境個人化的重要

針對這種個人化的學習環境,不少學者開始強調「學習互動」。例如台灣學者周倩的研究團隊,提出涉及不同角色、媒介的互動,令學生與互聯網的關係,加入其他中介;另一隊台灣學者李文瑜、蔡今中的研究則發現,相對傳統學習模式,互聯網更能令學生感受到學習過程中的協作,令知識傳授者、接受者,更容易教學相長。換句話說,只要設定得宜,互聯網的出現,可以令教學的「互動過程」更為有效,原因大家可參看學者沃德(Adrian Ward)總結的3點:

一、互聯網已滲透到每家每戶,每人手執一部智能電話,就可隨時隨地上網,令參與知識傳授的門檻大大降低。

二、互聯網可讓各方面的專家聚集,例如在現實世界難以經常碰面的一眾朝鮮問題研究者、愛好者,可以在社交媒體討論最新局勢,不受時間、空間局限。

三、互聯網形成的網絡之廣,非傳統教學、知識交流的地方可做到,是一個人類交互記憶網絡。以上3點,使整個社會認知過程變得比以往更廣、更闊。

把個人學習轉為集體知識建構

美國學者墨菲(P. Karen Murphy)指出,這個過程,正是把個人學習轉化為集體知識建構的關鍵階段,是一種新的公共知識興起,並由社群發展開去的集體實驗。學生可以透過這些工具,自行調整學習速度,令學習變得更為自主,而不受制於由上而下的課程設計。那已經是20年前的技術,而今天有了大數據、人工智能,這種「互動式學習」理應是明日教育的基石。因此,筆者經常問課堂上的學生:你們還願意花一個多小時乘搭交通工具,回到烏煙瘴氣的校園,聽一個沒有專業教育訓練的博士畢業生讀Powerpoint,而在課堂上也不過是各自拿出電腦修行、靈魂飄到遠方,背後的誘因是什麼?

到了最後,傳統學校的最大憑藉,就是一張證書;但當教育普及化,證書幾乎等同出世紙,而正規學校的畢業生,也不能保證比中學畢業生賺多多少錢;一個沒有官方認受、但能提供實用訓練的地方,例如阿里巴巴辦自身的網上學校,卻可能更有社會保障。那大家的未來,難道還要像現在那樣,在四壁之間困獸鬥嗎?

(編者按:沈旭暉最新著作《平行時空2 – 解構本土主義崛起的世界》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其他沈旭暉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