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用品裸買機 (Greenology Group黃德立 / 魏克遜)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根據環境保護署去年12月公布的《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2021年於堆填區棄置的都市固體廢物中,塑料佔總體比例逾兩成。有本地初創研發自助售賣機Fill n’ GO,消費者可使用「環保智能鋁樽」裸買6款清潔液,減少不必要的包裝及廢物。今次請來Greenology Group創辦人黃德立及聯合創辦人魏克遜,介紹公司的減塑理念及創辦過程。
主持:(周)周泳彤 《信報》科技記者
(黃)黃德立 Greenology Group創辦人
(魏)魏克遜 Greenology Group聯合創辦人
周:請簡單介紹公司的產品及銷售模式。
魏:我們研發的自助裸買機,是香港首部主力補充個人護理產品的環保補充站,消費者可使用專屬的「環保智能鋁樽」,購買洗頭水、沖涼液及洗手液補充裝產品。消費者每補充一次產品,機器屏幕的數字就會上升,相當於為地球減少一個膠樽。
鋁樽可回收及重複使用,內層不含雙酚A(BPA)。樽上印有專屬二維碼,方便機器識別。現階段鋁樽都免費提供,已投入使用的屋苑,住客均可在管理處領取,未來或會考慮收費。
多番改良 杜絕安全隱患
周:裸買機研發過程遇到什麼挑戰?如何解決?
魏:最大挑戰不是技術,而是商業模式。實際上,公司約一年半前已生產出可投入使用的機器,惟當時操作尚算複雜,亦允許消費者自行帶樽。
不過,初版機器的用戶體驗不夠好,例如因樽身樣式、容量及擺放位置差異,導致梘液容易溢出,弄髒客戶手部及現場之餘,還可能有安全隱患(例如地滑跣倒)。為求補充過程「乾淨企理」,因此作出取捨,採用統一制式的鋁樽,解決上述問題。現時使用的是我們研發的第四部機器。
黃:裸買機可感應樽身重量,若樽內餘量過多,將無法補充產品,這一限制亦為防液體溢出。我們為測試空樽加少量殘留產品的重量,在辦公室內把多支產品人手按完,再進行測量,以其數值作為標準。
周:當初怎麼想到創業?背後有什麼故事?
黃:我與拍檔認識多年,都已為人父。香港環保教育做得不錯,幼稚園K班便已有相關課程。我們在協助孩子完成課業過程中,了解到本港環保現狀。以我所知,現時環保方式以回收為主,惟每日膠樽棄置量卻數以百萬計,無法全部回收。
魏:回收時其中一個「痛點」為二號塑膠,其物料為高密度聚乙烯(HDPE),主要用於製造清潔用品及沐浴露等膠樽。這種塑膠堅硬、回收成本高,在本港回收率低。我們認為,需要想方法減少二號塑膠問題,既然回收難度大,不如從源頭減廢,因此萌生創業念頭。
獲港鐵支持 加快進駐屋苑
周:如何說服屋苑放置裸買機?拍門過程遇到什麼難題?
魏:公司雖是初創,合夥人卻非初出茅廬,具備一定工作經驗及閱歷,或有別於後生仔的初創,做事講求方法,不會盲目拍門。例如我們希望在屋苑內擺放機器,沒有直接與屋苑接洽,而是尋求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團隊幫助。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在本港以至全球都很流行,不少大公司都有相關團隊,對方跟我們溝通時不會有太多猶豫。例如在項目的起步階段,港鐵(00066)已了解並支持我們的想法,在改進機器性能方面給予不少建議,亦幫助我們與旗下屋苑溝通,最終成功進駐。
周:裸買機目前使用率如何?怎樣迎合港人的環保理念?
魏:數字比想像中好,這給予我們不少動力。畢竟,「裸買」在香港是全新體驗,未必人人接受。屋苑的住戶亦給我們鼓勵,甚至有人主動幫手推廣、接洽。港人的環保意識其實很強,無奈工作繁忙、生活節奏快。若要大家犧牲時間及便利去做環保,是不現實的。
黃:旗下裸買機均設在屋苑內,消費者下樓即可補充產品,同時24/7營業,毋須「山長水遠」購買,配合大家不同的生活節奏,甚至有銷售紀錄顯示,深夜時分亦有人惠顧。此外,市面上相關產品一旦涉及環保、有機,價錢就會翻倍,我們的產品價錢合理,降低環保門檻。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