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金融 風險還在政府(劉璟)
股票市場進入牛市已經半年,但是上年9月在納斯達上市的阿里巴巴股價卻從上年11月初的119美元高峰持續下行,上周一度跌破80美元。阿里巴巴的股價下行自然與年初國內工商總局假貨調查、7家美國律師事務所介入調查、2014財報營收不及預期有關……也暴露了阿里最近兩年急速擴張過程中的風險。
近兩年來,阿里跨領域投資了高德軟件、銀泰百貨、恒生電子、華數傳媒、優酷土豆等公司外,亦在互聯網金融、醫療、旅行等方面着意擴張版圖,其中以互聯網金融最引人注目,也最為人詬病。
吸引民間資金 銀行受挑戰
阿里涉足金融業始於2010年,正式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發力卻在2013年之後。2010年,阿里切斷與銀行的借貸合作,獨立成立公司開展小額貸款業務,由於毋須擔保和抵押,申請流程較銀行程序快捷許多,很快贏得市場。2013年2月,阿里巴巴對金融事業群和支付寶進行重組,3月推出「信用支付」功能,客戶範圍涵蓋所有8000萬支付寶用戶。2014年10月,阿里小額貸款公司正式更名為螞蟻金融服務集團(螞蟻金服),業務囊括支付寶、支付寶錢包、餘額寶、招財寶、螞蟻小貸及正在籌建的網商銀行等領域。2015年4月3日,螞蟻金服與中金公司推出的「2015年小額貸款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在深交所掛牌上市。
阿里的螞蟻微貸,是迄今為止最完美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因為旗下有阿里巴巴、淘寶、天貓、聚划算等多個電商平台數億用戶,而賣家多是以個人創業或微型企業的形式存在,難在傳統金融渠道獲得貸款;阿里推出螞蟻微貸,解決了這數億電子商務用戶的需求。基於旗下電商平台巨量用戶行為數據,阿里計算出各個用戶的信用分數,然後據此向申請貸款的買家發放貸款。而對於買家用戶,阿里在2013年推出「信用支付」之後,去年底又推出「花唄」──虛擬信用卡服務,這種毋須擔保的小額信用卡業務,進一步擴展了阿里金融的業務範圍。
2013年6月,支付寶推出餘額寶,由天弘基金管理。由於沒設入場門檻,年利率比銀行活期儲蓄高出10多倍,亦可以隨時取現、收益每日計算,餘額寶迅速吸收了大量銀行活期儲戶,兩年內有逾1.5億用戶,管理着7000億人民幣資金。2014年4月,餘額寶又推出「招財寶」服務,號稱為「可提前取出的定期理財」,利率和借款時間均由借貸雙方協定(由借出方發起預約,由借款方以類似競標的方式接受預約達成協議),而支付寶保證兌現100%本息,在借款未到期提前變現的手續費僅0.2%。
中國網購人數超過3億,2013年網購交易額達18400億元人民幣,而阿里系的網購交易額佔到八成以上。有如此高的市場份額和巨量用戶群,再加上通過阿里雲計算技術追蹤用戶的認證訊息、產品庫存、訂單數量、銷量和交易額等實現風險控制,阿里的金融事業似乎是做得風生水起。互聯網金融以低門檻、靈活方便、高利率吸引散落在民間的零散資金,對銀行儲蓄、信貸業務發起挑戰。
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模式的成功,給數以萬計中小企業提供了發揮「小而美」公司哲學的平台;而阿里金融模式的核心,是迎合數億網絡用戶零散的儲蓄、投資需求,直接與國企壟斷的銀行業展開儲戶和現金流的競爭。然而,阿里這半年來股價的下滑,轉折點正是今年1月其與工商總局間的一場惡戰,亦提醒了我們中國金融市場化過程中的風險仍然在於政府關係。
更多劉璟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