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自修室 貼心服務助考生過關
人的一生要面對大大小小考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取得理想成績,除靠個人努力,溫習環境也很重要,可是香港地少人口稠密,有時難免慨嘆「何處覓蓬萊」;我是陳梓聰(Eric),今年初與拍檔陳雅琦(Millie),放棄發展機會不錯的建築顧問公司職業,開設工作自修空間,為在職人士及莘莘學子提供一個能專心溫習的地方。考試當然有壓力,對我們來說,創業也是人生其中一場重要考驗。
投身建築工程界,難免要不斷考取相關的牌照;從前我與同事常連群結隊找地方溫書,圖書館、自修室、咖啡店通通試過,總覺未如理想:圖書館氣氛太拘謹和禁止喧嘩,不方便小組討論;自修室難搵位,尤其考試高峰期座無虛席;說到咖啡店,既狹小又嘈吵。我們只想溫習而已,真令人氣餒!
自身經歷萌創業念頭
眼見土地問題難以解決,市場對工作自修空間的需求只會愈來愈大,尤其近年很多人成為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一族,需要舒適寧靜工作環境,我深信共享空間屬大勢所趨,遂與拍檔萌生創業念頭。在別人眼中,或許放棄前途光明的專業工作相當可惜,我們卻不這樣想,打工仔挑戰性有限,且有謂工字不出頭,加上現時建築工程行業已過了從前十大基建的黃金年代。我們決定雙雙辭職,把理想付諸行動。
為營造良好環境,我們綜合受訪者意見,由桌椅距離、燈光亮度,以至零食吧應擺放什麼都花大量心思。創業與打工最大分別是由以往處於「被動及學習狀態」,改為凡事都要主動出擊。在大公司許多時只需撥個電話便得到所需資料;現在一切從零開始,過程雖辛苦卻令我感到更實在,更了解自己能力。
開業半年,算是漸上軌道,但父母對這門生意似乎一知半解,且時有質疑聲音:「為何溫習要到外面?」「真係有人畀錢來溫書?」所謂「受人錢財,替人消『音』」,溫習地方當然安靜行先,曾有家長帶多位小學生上來,舉行功課輔導班,其他客人投訴學生出出入入、拿零食及高談闊論,令其無法集中。需求人人不同,做生意要面面俱圓,最終為小學生臨時安排一個獨立的溫習室,順得哥情,也不失嫂意。
設解憂信箱互相勉勵
政府常勸人「求學不是求分數」,可是港人慣以「考試成敗論英雄」;無論在職進修人士或學生,當遇到學習壓力,情緒或得不到適當處理,我們希望提供的並非純粹一個溫習場地,而是助人解決疑難,故店內設有「問答留言板」和「解憂信箱」,客人可提問或寫下個人煩惱,也可檢視並回答別人藉此互相勉勵。
成事在人,能否考到好成績,視乎付出多少努力,然而透過文字安慰彼此疲勞的「心靈」,希望這碗「雞湯」能讓大家攜手面對考試難關。
採訪、撰文:郭煒莊 攝影:黃勁璋
更多「人言人語」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融入學習 須掌握三大程式(黃岳永)
還記得2022年底美企OpenAI推出ChatGPT後,教育界對是否在教育中應用人工智能(AI)態度兩極。眨眼間ChatGPT面世接近兩年,學校也知悉AI對下一代的重要性。
- Posted September 6, 2024
- 0
-
2G服務將告終 全面迎接5G(林國誠)
2G流動通訊服務曾經在九十年代末期,為電訊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大眾首次享受到流動通話、短訊和基本的數據服務。2G流動網絡的出現,更直接令流動通訊服務在香港得以普及,打好香港領先全球流動通訊領導地位的基礎。
- Posted September 6, 2024
- 0
-
國產手機|vivo V40 5G首配蔡司鏡頭
內地手機品牌vivo在本港推出智能手機V40 5G,機身厚度僅7.58毫米,重量僅190克,配備6.78吋3D玻璃雙曲面屏幕,解像度為2800×1260像素,內建最高512GB儲存空間。
- Posted September 6, 2024
- 0
-
吸金機器?|AI初創SSI成立三個月吸78億
由美企OpenAI聯合創辦人之一兼前科學總監蘇茨克維(Ilya Sutskever),其聯合創立的人工智能(AI)初創Safe Superintelligence(SSI),專注開發超越人類能力的所謂「安全」AI系統。
- Posted September 6, 2024
- 0
-
社媒X信任度陷谷底!|廣告商減投放 加速離棄社媒X
市場研究公司Kantar發現,由於擔心仇恨言論及其他有毒內容,廣告商對X的信任度「處於歷史低點」;26%受訪者更計劃2025年起,削減該平台的廣告支出。
- Posted September 6, 2024
- 0
-
智能手機之戰|Samsung中國銷售弱將裁員8% 涉約130人
外資撤出中國及裁員潮席捲而來,南韓傳媒《首爾經濟日報》報道,三星電子計劃裁減中國銷售部門員工8%,相當於約130人。
- Posted September 5, 2024
- 0
-
一起體驗未來工作空間(湛家揚博士)
很高興開始為《信報》EJ Tech定期撰寫文章。我在創科行業具30多年經驗,見證着香港這10年來從被動使用科技,轉變為全球創科樞紐的非凡變化,希望日後的文章會讓你感覺與我一起親身體驗活動,並從中得到啟發。
- Posted September 5, 2024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