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外賣平台演進 Deliveroo變餐飲夥伴

By on May 2, 2018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雖是英國初企,但外賣平台Deliveroo指他一早已看中香港的市場潛力,認為未來香港可取代倫敦成為該公司最大市場。(受訪者提供圖片)

雖是英國初企,但外賣平台Deliveroo指他一早已看中香港的市場潛力,認為未來香港可取代倫敦成為該公司最大市場。(受訪者提供圖片)

外賣平台Deliveroo是港人較為熟悉的英國創企之一,其共同創辦人兼行政總裁Will Shu接受本報專訪時透露,早於2007年第一代iPhone面世時,創業意念已開始萌芽,但他一直等到手機App生態確立、條件成熟後,才鼓起勇氣下決心實現夢想。他又表示,公司雖立足英國,惟早已看中香港的潛力,創業兩年後遂攻港。Will曾揚言,有信心未來香港將可取代倫敦成為該公司最大的市場。

Deliveroo去年9月及11月先後獲得3.85億及9800萬美元F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逾9億美元;同年全球營業額較2016年激增逾6倍。雖然Deliveroo成立於2013年,但創辦外賣平台的念頭早於2010年以前萌生。

想當年,Will先後在英効力摩根士丹利和一間對沖基金,此前他一直在華爾街工作,已長期習慣每餐叫外賣,「所有同事的工作枱都一定有外賣紙,打電話到餐廳、提供信用卡號碼即可下單。」

獨立運送 改變市場

相比紐約,倫敦的餐廳選擇較少。當時英國最早闖出名堂的網上點餐平台要數Just Eat,Will本身也曾是Just Eat的忠實客戶。他憶述當年,Just Eat仍依賴餐廳員工送外賣,客人等餐時間頗長之餘,平台自家品牌亦難做起。Will遂思考如何改革外賣模式,包括建立獨立外賣團隊,Deliveroo的概念逐漸浮現。

然而,有了創業意念仍需要有合適的時機。Will後來向好友Greg Orlowski分享創業想法,Greg認為,若要建立獨立外賣團隊,需要為每位外賣員提供掌上電腦,「但當時哪有平板電腦之類的產品?iPhone是新發明,App生態系統才剛出現。」由於條件未成熟,創業計劃暫且擱下。直至2012年,Will修畢MBA後,眼見手機App生態系統已經成形,才決心跟Greg一同實現大計,Deliveroo於2013年面世。

港首設「跑手」制度

2015年,該公司取名「戶戶送」攻港。Will看中港人叫外賣一般都是光顧茶餐廳或某幾間連鎖西餐廳,中高檔次餐廳一般不設外賣服務,「香港餐廳選擇多,城市人口密度非常高,食物由離開餐廳門口送到客人手上所需的時間應不會很長。港人在生活各方面都講求快捷方便,很適合我們大展拳腳。」

不過,他亦坦言香港的社區環境跟歐美不同,例如紐約都會區大多是平坦的棋盤式街道(Grid),而香港的中上環商業區卻有很多斜路;歐洲人一般住在路旁三四層高的平房,但香港高樓大廈林立,外賣人員要找地方泊好車再送餐上樓,無疑費時失事。Will指出,拓展新市場的時候,營運模式不可能只是「照抄」(just copy and paste),結果香港成為了Deliveroo第一個設有「跑手」外賣員(即徒步送餐)的市場。在其他地區,外賣員多用電單車或單車,這改變跟香港人口密集和較少人在市區騎單車有關。

Will早年曾表示,香港未來會取代倫敦,成為Deliveroo最大市場,只是這願望至今尚未成真,目前香港有超過2500個餐廳品牌加盟Deliveroo,當中約七至八成是跟Deliveroo獨家合作。

共享廚房 灣仔試點

外賣App市場大,競爭亦激烈,為了出奇制勝,Will想到透過共享廚房「Deliveroo Editions」(戶戶小廚)增加客人選擇,並以外賣普及程度較高的灣仔區作試點,安排在Deliveroo上營運理想、有意進軍灣仔區的幾家餐廳,進駐品牌於灣仔開設的共享廚房,提供系統數據顯示灣仔區客人想吃的菜式,例如區內餐廳一直缺乏供應的蒸飯、魚生飯等。

Deliveroo香港總經理羅家聰補充說,現時有6間營運商、共18個餐飲品牌進駐灣仔「戶戶小廚」,加入後約4個月即收支平衡,故集團有意繼續在港開設更多共享廚房。此舉亦反映Deliveroo定位有所調整,「以前我們是外賣服務供應商,現在演變成餐廳的合作夥伴。」

採訪、撰文:陳子健

延伸閱讀:

貴為CEO 繼續送外賣

[ English Version ]

How Deliveroo developed a taste for restaurant food delivery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